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师生风采】越自信, 越优秀 ——记荣获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我校代表队

时间:2018-02-17浏览:1256设置

  10月21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的体育馆里,第二届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圆满落幕,在热烈的掌声和祝贺的目光中,我校护理学院学生胡婷、王全兰、赵文婷、张超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的实践技能以及沉稳的临场应变能力在9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团体一等奖。

  本次大赛由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护理教育分会主办,广西医科大学承办。在这场代表国内高等护理本科教育最高水平的赛事中,共有全国91所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组队参加,覆盖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评委由国内60多名高水平临床护理专家组成。能在这场比赛中获得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我校代表队来说,取胜的法宝就是两个字:“自信”。

“我们的训练强度较之比赛更大”

      “我感觉一等奖拿得很轻松,不信你问他们三个。”代表我校出战的四位选手之一的胡婷望向自己的队友们。王全兰、赵文婷、张超三人点了点头。“感觉还没有我们平时训练的强度大吧。”四人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接受的训练可比这辛苦得多呢。”

  故事得从5月6号在我校南区操场上进行的“生死救援”——校2017年护理学本科临床技能技能大赛说起。我校来自省内外9个实习医院的49名大四实习护士,在赛场上进行一轮又一轮的选拔,一轮又一轮的淘汰,再经过进一步培训,筛选出了14名候选队员。

  六月初,这些经过初步筛选的14名同学,经学院领导协调,将实习地点改到我校二附院,在实习的同时,接受专业的指

导培训,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最终选出了现在的四人小队。当时他们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这仍然不一定是最终队伍。出局或者迎难而上,这样的拷问时刻鞭策着他们。

  他们日复一日地在护士长老师带领下在科室轮转,在实践中熟悉操作用物,淬炼临床思维能力。每天学习训练都安排的满满当当。但这还不够……从清晨到傍晚的技能学习,晚上四人自己安排相互监督,回到学院看书复习理论知识,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比赛共计400分,100分的理论判断笔试,300分的临床操作。如果从最开始的关键环节开始就崩溃,出现失误,那么,之后的一切就都不用再说了。

  中午吃饭时应该是休息的时候,但他们也丝毫不放过。这是讨论临床病例的最好时间。四个人寻找今天在病房工作产生分歧的根源,进一步统一观念。就这样长久的朝夕相处,也使得原本相互陌生的四个人彼此相互熟知,从方方面面不断磨合,到了后期,四个人建立了惊人的默契。

  经过数个月的累积与学习后,四个人每周都会进行模拟赛。每一次模拟赛都相当于一次新的考验。在模拟赛时,所有老师都会去参观,而每次的点评老师都不同。除了我校护理学院的老师和二附院护士长们,还会邀请来自于一附院和省立医院的名师进行点评指导。同时,学校和护理学院的老师也会经常去现场观摩,在无形中刻意地营造一种比赛氛围。我校护理学院副院长赵梅说的好:“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里的91支队伍,近400人才60名专家评委,而他们4个人,却有几十双经验丰富的双眼盯着。”这种情况下,所有的问题逃不过这些眼睛,所有的问题在出现的同时就得到了纠正。

“我们的指导老师阵容豪华”

    护理学院人数不多,但也不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人认为这样的比赛是“机会”,有人也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医学生要实习,要考研,本来已经很累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再“‘折腾’。”有同学这样说。“那么高端的赛场,我怕我不行。”也有人怯场。

  然而参赛的四人最大的感受就是:“这场让我们收获太多太多。我们这个队伍全程有着豪华阵容的专家队伍鼎力支持,学院的老师们对我们的陪护也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为了提升他们的临床技能,我校二附院的带教老师们虽然自身工作很忙,却坚持抽出时间轮流带队员临床轮转学习,观摩指导他们的模拟比赛。为了让这些操作尽可能的专业化,标准化,除了从自己的教学团队中派专家进行指导学习,还请来了一附院、二附院、省立医院甚至其他高校的名师教授前来指导。用队员胡婷的话来说就是:“这可能是我们这辈子见过最多医学界‘大拿’的机会了。”

  而面对如此强度的培训和学习,如山般的压力时刻拷问着他们,他们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紧绷之中。为此整个团队上下,上到负责老师和学院书记,下到辅导员用自己的故事亲身说教鼓励,如亲人朋友一般时刻关注着他们的成长,生怕他们不堪重负。而他们也不负众望,坚强勇敢地默默努力着,直到最后一刻也未曾松懈。

  因为往届我校也有队伍参赛,成绩斐然,所以整个培训期间也经常借调已经在工作的学长学姐和他们进行交流,以不同的角度给他们以支持和帮助。

  随着比赛日期将近,护理学院党委书记赵云峰亲自带着队员们,连同带队老师和指导老师一行17人,赴蚌埠医学院进行交流比赛,让他们提前感受到来自对手的压力,同时实时考察他们在陌生环境中的随机应变能力,队员们的临床技能得到了又一次锤炼和升华。

  “我们最大的庆幸就是能够参加这样的高规格赛事,获得成绩是次要的,参与比赛过程中我们所学习的技能、知识、所感悟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四人说:“这为我们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自信让我们更加从容淡定”

    时间过得飞快,比赛转眼就到了眼前。每一场的训练,每一轮模拟赛,每一次激烈的讨论,每一回夜深人静的自我审视,都是为了这一刻,然而四人激动紧张的心却日渐从容淡定。“我们接受了这么多的训练和提升,对将要到来的考验已经不再畏惧,反而十分期待。”王全兰说。

  去广西广元的那几天天气相当不错,但我校团队的行程却是安排得满满当当。团队老师们已经对所有可能的情况作出了相当的预判,在所有的细节上已经做好充分的安排。甚至于在陌生场地可能存在的用物标准不同也考虑其中。当别人的队伍还在进行出发前的准备工作时,我们的队伍已经抵达了广西。老师们

    提前联系了当地的一家医院,带他们四个人熟悉了当地医疗用物,把可能存在的这一点点差别也弥平。

  清晨,天微微亮的时候,四人就已经洗漱完毕,调整好心态出发了。广西的早上还是相当冷的,但为了比赛他们却只能穿比赛短衫,静待入场。

  寒风袭面却难以撩动他们一丝心弦。30分钟,完成案例分析,做好试卷,同时完成三项基本操作,时间相当紧迫。

  来不及看监考老师,拿到试题时耳边只有“比赛开始”响起。四人做了简单的分析,队长胡婷做好分工,一人一项任务,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过多的动作,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了然于心。放心大胆的把笔试交给队员王全兰,其余三人就从容淡定且一丝不苟地开始了各自的工作。标准严格的操作,紧密默契的配合,天气寒冷,场内嘈杂,但巍然不动的是强大的内心。

  从比赛开始,到比赛结束,不知道时间,也不知道别人如何,就这样深深地埋着头,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比赛结束!”随着评委老师一声令下,四人已经气定神闲地收拾好了工具。水到渠成般地,他们获得了单赛道最高分,在全国90多支队伍中夺得桂冠,斩获一等奖。

  萧伯纳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自信也为我校护理代表队带来了荣誉的桂冠。然而,强大的自信并不是无妄的自傲,而是来自于周密的准备和训练,来自于刻苦的学习和思考,来自于扎实的临床技能和知识储备,这些,让我们的学子们越自信,越优秀。(学生记者 柳雷 贺雷 徐文慧 孟子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