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安艺平:让“一训三风”成为指引师生的精神坐标

时间:2018-10-18浏览:1835设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一所高校的校风和学风,犹如阳光和空气决定万物生长一样,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长。”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是体现学校品位的文化符号,也是一所学校的标签和名片,充分发挥“一训三风”的文化传承和导向激励功能,致力于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师生“树魂、立根、打底色”,这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训三风”应承载独特的历史传统。“一训三风”的表述,大多言简意赅,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从历史记忆和校园文化中提炼创造而来,精炼文字背后蕴含的深邃内涵和生动故事往往能唤起共鸣、为人铭记。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正是有了朱自清、徐銤等爱国人士的背后故事,才更加厚重有力。我校走过了92年的办学历程,无论是“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办学传统,还是“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 无论是“兴国 奉献 仁爱”的育人理念,还是“求真 求精 求新”的学风,亦或是在校园广泛传唱的校歌,都成为安医大文化的集中呈现,成为安医大人的精神坐标和价值追求。其蕴含的浓厚的校园特征、独特的个性风格、深厚的历史底蕴,被广大师生校友们接受和肯定。

    “一训三风”应体现时代气质。“一训三风”,既是学校过往历史的时光积淀,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进入新时代,高校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训三风”的内涵也需与时俱进。作为一所学校人文精神的凝练,“一训三风”首先要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要让师生在接触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过程中,接受学校人文精神的熏陶与核心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要将“一训三风”所凝聚的大学精神融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融入到“立德树人”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到师生践行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实际行动中,真正让“一训三风”发出新芽、绽放光彩,转化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不竭动力。

    “一训三风”应体现师生精神风貌。毛主席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一训三风”就是它的精气神。西南联大和西北联大提出“刚健笃实、刚毅坚卓”、“公诚勤朴”的校训,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均能够反映抗日战争年代的大学精神和民族气节。可见校训校风对于学校发展和全校师生的重要意义。安医大校园里“好学力行 造就良医”的校训石,以及以校训命名的道路、楼宇,这些与大学精神相互交融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一种追寻与记忆,更是对大学精神的呼唤、传承和发扬。我们要深刻阐述“一训三风”的内涵,让“一训三风”内化为大学之魂,成为师生面貌的“自画像”,在生命里打上终生的精神烙印。

    “一训三风”应成为师生前行的导航罗盘。家、校是学生成长两个最亲密的滋养之地,一个是最温暖的港湾,一个是最憧憬的成才之所。当家风成为人生航行中最可靠的舵手,校训、校风等也应该成为师生的“价值尺度”与“精神导向”。“一训三风”作为教职工及学生们的共同精神纽带,更应体现学者的精神、教师的师德、学子的追求。高校要将“一训三风”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其指引作用,吹响师生奋发进取的号角,给人以不断前进的力量,让“一训三风”成为激励师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鼓舞广大学子勤学苦练、报效祖国的强大思想动力,即使在走出校门后仍能迸发出巨大的奋斗力量。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大学之大,首先在于拥有伟大的精神和情怀。当前,学校“一训三风”征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凝练学校“一训三风”,有必要开展一场讨论,做一番研究,形成一个共识,产出一批成果。对“一训三风”的研讨或争论,其实就是对“一训三风”的坚持和弘扬。全校师生应奉“一训三风”为圭臬,从点滴做起、从言行开始,始终铭记、践行校训校风,把可贵的精神洒向校园内外,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光和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