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守初心 担使命】心有大我谋发展 砥砺前行报祖国 ——记我校药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时间:2019-11-16浏览:725设置

    在安徽医科大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和黄大年一样,怀揣着科技报国的梦想,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以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态度,奋斗在科学研究第一线,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一流的创新成果。他们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本,苦练教学基本功,立德树人,精心哺育桃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人才;他们关注社会,积极发挥科技教育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做到了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的统一;他们师德高尚,躬耕杏坛,甘于奉献,执着进取,是我校师资队伍的排头兵。他们就是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药学教师团队。

    该团队以我校陈飞虎教授为带头人,团队有学术骨干16人,其中博士15人,正高职称6人,副高职称8人,博导5人,硕导16人,是一个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集体,是一个专业知识过硬、勇于创新以及团结协作的优秀集体,是一个年富力强、积极向上,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改革发展和伟大奋斗的优秀集体。

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结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文化传承,功在千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和努力。药学教师团队基于这样的追求和使命,坚持将专业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为在青年一代心中播撒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不断奋斗着。

    药学教师团队成员均为我校一线教师,他们始终将传道授业、立德树人放在第一位,坚信扎实的本科生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石。课堂上和实验室里,老师注重向学生介绍国际上最前沿、最新的研究进展,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海外交流办学、本科生导师制、第二课堂等系列举措,着力将加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政治、哲学、生活等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情操;建立教师党员联系学生寝室制度,通过不定期走访、建立微信群,保持与学生24小时全天候联系,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大学生文艺汇演、五四合唱表演、演讲比赛、辩论赛、校园情景剧、文明寝室创建实践等综合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团队指导本科生在全国大学生药学实验技能大赛、“药苑论坛”等各项创新创业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第二、三、四、五、六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中,他们指导的本科生均获得特等奖;2016年和2017年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分别获得金奖和特等奖;全国和省“挑战杯”创业及科技论文大赛中,先后获得全国铜奖、省级金奖、省级二等奖各3个。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42人,校十佳学术新星5人,多篇论文获评校年度“十佳论文”,参加全国及安徽省药理学年会获得多项奖励。

砥砺奋进,教学科研攀高峰

    作为教学、科研工作者,团队成员始终不忘初心,主动整合相关资源,从教学、科学等方面入手,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学科发展体系,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奋力前行,并取得了累累硕果。

    团队参与建设了重大自身免疫病安徽省实验室、抗炎免疫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创新药物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平台,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团队所属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临床药理学》是国家精品课程,也是首批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团队成员将自己所学和教学经验融入到《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中,言传身教,教书育人,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先后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

    十八大以来,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部级及横向科研40余项,发表SCI文章400余篇,其中ESI热点论文2篇,高被引论文7篇。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美国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2004年至2013年,本学科抗炎与免疫药物药理方向获得资助项目数全国排名第一(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

知行合一,服务社会勇担当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团队十分重视将科学研究成果运用到解决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上来,加强药品成果转化工作。

    团队利用科研优势,探索“三位一体”的产学研联合体,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建设。他们与合肥合源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新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立“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产学研平台,支持完成了6个创新药物的成药性研究,2个新药完成临床前研究工作,1个获临床研究批件。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的鬼针草总黄酮胶囊的临床前研究等。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结构改造,筛选出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ATPR),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化学实体,有望成为化学药品1.1类抗肿瘤新药,项目获得美国、欧洲、中国发明专利。

    在省发改委立项支持下,团队与宁国亿邦食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老鹰茶苗组培研究所”,相关研究成果获得2012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在防治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脂、脂肪肝和免疫调节等方面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项目与近2000户农民签订了长期的保护价收购合同,为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创新思路。

瞄准一流,团队携手助成长

    “科学的魅力不但在于为当前发展保驾护航,还在于长远价值的追求和科学传承。评判一个团队的价值,不仅在于当前的成就,还要看是否把科学思想和先进技术一代代传递下去,进而发扬光大。”团队负责人陈飞虎教授如是说。团队的开拓者们,用自己渊博学识和高尚品德教育和影响着一个又一个青年人,成功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的加入。目前,团队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研发目标明确、发展规划清晰、老中青传帮带机制健全。

    经过近些年的不懈努力,团队以李俊教授和陈飞虎教授领衔申报的药理与毒理学学科和药学学科分别获得安徽省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及国内一流学科资助,李俊教授领衔的“以重大疾病机制研究为导向的新药发现研究团队”和陈飞虎教授领衔的“基于靶标的新药发现研究团队”,分别获得“安徽省引进高校领军人才团队”资助。团队拥有跨世纪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骨干教师、省高校领军人才称号各1名,省级人才3人和省级青年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我校药学教师团队将以他们一贯坚实的脚步与沉稳的速度,瞄准世界一流,努力加强团队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通畅平台,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服务魅力安徽,实现安医梦和药学学科发展再作新贡献!(药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