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5月21日和22日,举世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先后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校的广大干部师生也以不同的方式关注着这一盛会,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共同探讨两会热点话题。
时至初夏,两会姗姗来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我校干部师生热烈期待和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召开的全国两会。
“初夏‘回归’,中国进入万众瞩目的两会时间,意义非同一般!”学生处处长马军成说,“相信此次会议将继续凝聚共识,提振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力量,勇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经受住疫情考验的中国,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效率。研究生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李震静表示:“我们有信心看到全面复工复学的中国,经济加速、人民奋斗、学生学习、百姓安康,让我们做好本职,投入工作,每一个人点滴之力都将汇入国家前进的磅礴力量,我们坚信,美好的未来可待,欣欣向荣的中国可期!”
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柳泽民认为两会彰显人性光辉。柳泽民说:“中央决定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这充分彰显了在抗击疫情斗争中我们党一直贯彻落实的‘以人民为中心’‘生命至上’的核心理念,与西方社会疫情面前‘以资本为中心’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务处处长郝加虎说:“这次两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我们医学教育,尤其是公共卫生与预防的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相信这次两会对我们医学人才培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改革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单永强说:“今年的两会的召开是我们国家抗疫工作取得成效的体现,处处凸显不一般,让我们能够从中真切体会到国家的力量、体制的力量。”
安徽支援湖北医疗队第四批领队、我校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副院长张泓说:“两会拉开帷幕,让我们倍感信心;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倍受鼓舞。目前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在进行。作为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必将坚守岗位。作为一名临床教师,我们将以战‘疫’为教材,引导医学生们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
一附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带头人李平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坚持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作为从事中西医结合的从业人员,我感到十分振奋。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挖掘学科优势、整合学科资源,提前谋划,着眼长远,将中西医学科建设规划纳入大学和医院‘十四五’规划中,把中西医结合的事业做大做强,为人民群众健康贡献中医力量。”
第二附属医院医务部部长、肝病科主任医师叶珺谈道:“我国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时,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各国的应急管理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业和医护人员的重视,出台更多政策和保障措施,做实、做细健康中国建设,全力保卫中国人民健康。”
在两会开幕式上,全体与会者集体肃立,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医护工作者和去世的同胞默哀一分钟。
第一临床医学院辅导员余劲松说:“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政工作者,我们要自觉将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育人工作相结合,上好战‘疫’思政课,坚守‘育人’主阵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2019年度“安徽省优秀大学生”第一临床医学院陈苏孟同学说:“在这样庄重的大会上为抗疫英雄和去世同胞默哀,彰显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生命权高于一切的原则,也激励我们医学生努力学习,将来以仁心仁术报效祖国和人民。”
2016级法学专业学生杜娇锦说:“2020年带着新冠疫情深深的烙印,这场巨大的风暴打乱了我们不少人的计划,特别是身为高校毕业生,我们感触尤深。新冠疫情下,我们该如何为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青年人才而努力?身为法学生,我们所关心的民法典草案的审议等等,我相信这些问题,在未来几天中两会能够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答案!”
第一临床医学院2016级麻醉学专业学生孙月是一名学生党员,他密切关注此次两会的召开。“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要向那些无私奉献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和学习,为祖国的发展、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的干部师生纷纷表示,要继续坚定跟党走,直面挑战、坚定信心、努力奋斗,用勤劳和智慧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