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校友风采】朱凤才:苟利国家生死以

时间:2020-06-07浏览:2978设置

5月22日晚,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刊登了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和江苏省疾控中心朱凤才教授团队的新冠疫苗人体试验临床数据结果论文,研究显示,一期临床108个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证明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是有潜力的候选疫苗。这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的人体临床数据,也是世界首个新冠疫苗人体临床试验论文。这表明,在新冠疫苗的研究领域,中国处于领跑地位。

朱凤才教授是我校校友,1987年毕业于我校卫生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长期致力于新型疫苗的临床保护效力和免疫学替代终点的系统研究。

逆行武汉,助力新冠疫苗研发

今年春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朱凤才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这场不期而遇的战争中。3月2日,应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办公室要求,朱凤才一行5人逆行湖北,赴武汉市协助开展疫苗临床试验研究,确保疫苗研发任务快速推进。

“回想起我们三月份在武汉开启Ⅰ期临床试验现场,各方面的协调是难以想象的,”朱凤才说:“志愿者招募就是一大难题。那时候的武汉情况不容乐观,组织这样一个小范围的聚集性活动,还是存在风险的,不能因为科学研究而造成疫情扩散。”因此,朱凤才团队创造性地提出建立了“新冠疫苗临床试验预约登记和健康主动申报系统”这样一个网站,用来招募疫苗志愿者,并从招募网站中排除高风险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曾经感染者。此外,他们对现场布局严格要求,从每一个出入口,每一个过道到每一扇房间门、每一扇窗户,都有做严格规定,保证现场环境空气流通,人与人距离保持5米以上。为防止无症状感染者入组,还对志愿者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咽拭子/肛拭子的核酸检测、肺部CT等“三合一”检查,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者。

当时武汉还没解封,小区没有解禁,这些志愿者既出不了门,也没有出行交通工具。朱凤才团队还是屡次帮助志愿者和社区、区政府沟通,给他们开志愿者证明,另外专门派同济医院的五辆救护车点对点接送。

经过了大量夜以继日、只争朝夕的研究工作,艰辛的汗水总算换来了成功的曙光。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接种后28天内,108名志愿者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第14天显著增加,并在接种后28天达到高峰。特异性T细胞应答在接种后第14天达到高峰。

然而,朱凤才对此十分谨慎:“Ⅰ期临床试验数据的发表说明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有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将很多猜测和想象变成科学依据和循证依据。至少从安全性来说,这个疫苗还是可以大范围使用的。接下来还要根据Ⅱ/Ⅲ期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情况,才可以评判疫苗到底是否安全有效。

从实验室设计、研制一个候选疫苗,到真正应用即整个临床做完,效果好才算疫苗研发成功。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是拿出科学数据,让专家来评判。至于疫苗上市时间,我们要相信我们国家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到时候肯定会让大家有疫苗能用,耐心等待最重要,科学研究总有一个过程。”

“中国疫苗评价的引领者”

其实,这不是朱凤才教授第一次在应急情况下牵头进行疫苗临床试验工作了。十几年来,他来一直活跃在疾病防控一线,为我国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这些年来,每次出现重大疫情,总是能找到朱凤才及其团队的身影:1998年7月下旬,江苏苏中地区发生多起原因不明的“急性感染中毒性出血性休克综合征”,朱凤才带领团队敏锐判断、迅速处理,成功控制疫情。

2003年“非典”爆发其间,朱凤才不顾自身安危,投身防疫一线,亲自采集病例样本、参与感染者的排查与管理工作,并对一些地方卫生机构做出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他也因此被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享受省级劳模待遇)”的称号。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朱凤才担任江苏省赴川抗震救灾卫生防疫队副大队长,奔赴灾区进行医疗支援。他们是首批抵达北川的外省防疫支援队伍。他奔波在艰苦又危险的环境里,奔波在余震不断的断壁残垣里,开展各项防疫工作,并为灾区防疫积累了第一手经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朱凤才还对灾民进行心理疏导,履行着医生的天职。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全球蔓延,构成“公共卫生紧急状态”,朱教授成功主持完成全球最早甲型 H1N1 流感疫苗临床研究,为国内外制订免疫策略提供了关键依据。并入选《2010 科学发展报告》:“开启了我国疫苗临床研究新纪元”。

2014年,西非地区暴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朱凤才与陈薇研究员首度合作,到西非成功开展了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埃博拉疫苗临床研究。

截至目前,朱凤才团队成功主持完成26种疫苗临床评价,包括EV71、Hp和戊肝等创新性疫苗,甲型H1N1、埃博拉等应急疫苗,以及人乳头瘤病毒、13价肺炎球菌等首次在中国进口注册的疫苗;其中21种疫苗获准上市,一类新药5个。

此外,作为我国转化预防医学的开拓者,朱凤才将我国疫苗临床研究技术体系拓展到境外,大大提升了我国疫苗临床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从疫苗使用大国迈向研发大国作出引领性贡献。

鉴于朱凤才多年来的卓越贡献,2015年《柳叶刀》特别发表人物专访,文中把他誉为“中国疫苗评价的引领者”。而在《柳叶刀》杂志以人物素描专访介绍的中国学者,仅有数人。

面对荣誉和艰辛,朱凤才淡淡一笑:“做科研没有不艰辛的,但我们做传染病、做疫苗临床评价这么多年,身体和心理也早就适应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林则徐有一句话叫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

“母校教会了我如何行医、治病、救人”

作为我校校友,朱凤才教授一直对母校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母校教会了我如何行医、治病、救人,”朱凤才说:“母校这种‘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的沉淀与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所以在日常工作、科研和治学中,我所关注重点是让国家的卫生政策更规范化、合理化,能够真正地满足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很多人说我们是英雄,其实我觉得这并没有,我相信这是我们所有安医人的精神所在,只要国家需要、社会需要、老百姓需要,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去做一些事情。安医精神告诉了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公卫人,让我们践行我们对国家,对人民,对科学,对医学的责任与担当。”

2015年,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的人物专访中,朱凤才曾谈到在他走上传染病防控道路上,有两个人对他影响最大。其中之一就是我校的原卫生系流行病学教研室教授吴系科。

“吴系科教授是中国流行病学的开拓者和先驱者之一,是我国首届流行病学终身荣誉奖获得者,他的严谨学风在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做科研我始终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尤其做临床试验,更应该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突破。另外,吴教授说作为一个专家,重要的是坚持和坚守,一生只做一件事。做什么事情都要留下痕迹,专家做的事情能和他名字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专家,要解决问题,做出自己的特色。这对我的影响很大。”朱凤才说。

面对母校的广大莘莘学子,朱凤才教授对这些“后浪”们充满信心。他殷切叮嘱学子们:“人要有想法、有目标,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现在有想法,才能变成十年、二十年后的成果。希望你们一直将安医精神铭记在脑海里、实践在行动上,在未来的行医之路上,将安医精神世世代代地弘扬与传承下去。”(新闻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