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刚给学生们上完《全球卫生概论》课的陶芳标,被学生们团团围住了。“陶老师,教师节快乐!”当学生们送上藏在桌下的鲜花,齐声道出祝福时,陶芳标笑了。
近8个月来与新冠肺炎病毒的赛跑,让他时刻不敢松懈,学生们的欢声笑语让他在霎时间感到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今年1月,在新冠肺炎病毒最肆虐的时候,安徽医科大学教授、公共卫生专家陶芳标临危受命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由于当时对新冠肺炎病毒知之甚少,疫情趋势不明,各类信息真伪难辨,又适逢春节期间,周围没有助手和研究生,他抱着“以一当十”的决心,投入了这场“战斗”。
每天吃完早餐就来到学校,半夜才离开,认真判别每条信息,编译新文献。在对新冠肺炎疫情有一个初步了解后,他通过网络带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每天跟踪我省和全国的疫情动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开展模型预测安徽省疫情变化。在2月18日即预测了2月底至3月初的控制趋势,评价我省综合防控效果,经多家媒体报道后,对稳定社会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作33年来,陶芳标深耕公共卫生领域,在 “妇幼保健医学”本科教育、出生队列建设与出生人口健康研究、学科团队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斐然。他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妇幼保健医学”专业,创建了走向世界的我国第一个出生队列,带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迈入全国第一方阵。个人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贡献奖、安徽省先进工作者、省级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荣誉。
为了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每年他都带领学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和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社会实践、科研调查。他带教的学生毕业论文曾经连续5年获得公共卫生学院毕业论文答辩第一名,带教的5名学生为安徽医科大学获得了首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奖杯。他创立的每个周末以学生担当学习主角的例会制度,从2001年至今,已成为安徽医科大学一道亮丽的教学风景。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把专业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为及时指导疫情期间在家隔离或网课学生的科学用眼、预防近视,陶芳标还及时主持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和《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编制科普作品3件,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中小学生用眼卫生指南》阅读量超过30万人次。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着陶芳标仅用一个月时间,每天投入14个小时以上,主持制定了《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共8套,为全省大中小学顺利开学提供了技术标准。受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委托,主持讲授《返校前防疫专题课——预防新冠肺炎》,仅安徽省受众学生即达1200万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正是因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迎难而上的“逆行”,他获得了省预防医学会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实现了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初心。
时间:2020年09月16日
来源:http://app.ahrb.com.cn/ahrb/layout/202009/16/node_02.html#c174931
学习强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