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合肥晚报:解读合肥高校历史建筑 “文化密码”

时间:2020-09-24浏览:375设置

      

      近年来,高校的历史建筑已成为校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珍贵的有形资产,更是不可多得的无形资产。合肥如今高校林立,其中不乏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搬迁或建立在合肥的。这些高校的历史建筑,见证了合肥的建筑史、教育史的发展,积淀了很深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值得很好地研究。

      高校历史建筑承载着文化内涵

    新中国成立之前,合肥市的高等教育是个空白,没有一所高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2年合肥被确立为安徽省省会后,国家和安徽加大了对合肥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一所所高校相继在合肥建起或搬迁到合肥。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高校,它们都已经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

    因此,在这些高校中留下了不少历史建筑,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教一楼、东校区老北门,合肥工业大学主教学楼、图书馆(东楼、西楼),斛兵礼堂,安徽大学的老图书馆(问津楼)、主教学楼,安徽农业大学的图书馆、大礼堂,安徽医科大学的老图书馆等等。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这些高校中的历史建筑不仅具有物质功能,更具有精神功能,表现出深刻建筑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校园的历史建筑更能体现高校发展轨迹,见证着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底蕴。作为学校的主体,那些现存的老教学楼、老图书馆等所蕴含的意义自不必说,还有一些特定的历史建筑也承载着很深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是无法代替和无法复制的。比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现存最古老的北门。作为中科大搬到合肥后建的第一座大门,它不仅见证了中科大迁到合肥的重重困难、艰难崛起的历程,而且记录了科大人不畏艰苦、追求卓越的顽强品格。因此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大门了,更是一道记忆之门。承载了中国科大人的集体记忆。所以,在前些年学校的发展扩建过程中,有人曾提议拆除这座大门,但最终这个方案被否决了,而是在老北门外面又建了一座新大门,老北门作为中科大历史的见证者,还静静地伫立着。

    高校历史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纵观合肥部分高校的历史建筑,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除了1970年搬迁到合肥的中科大外,大部分高校的历史建筑都是苏式建筑。这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是相吻合的。1950年2月14日,我国和当时的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由此,中国开始在城市建设、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广泛学习苏联模式。苏联的一些建筑理论和建筑模式就进入了中国建筑领域,并形成了苏式建筑。

    就拿合肥工业大学的主教学楼来说吧。该楼是1958年在苏联专家布斯洛夫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规划并建设的,建成后的主教学楼坐北朝南,整体呈“凸”字形,左右中轴对称,主楼高耸,中间高两边低,从中可见其气势恢宏。主楼共七层,高约25米,两侧相连的教学楼高六层,再分别接上两栋四层的配楼。是典型的苏式建筑风格。

    同样,安徽大学的主教学楼也是苏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它是模仿莫斯科大学建造的,大楼中部高达7层,两翼是4层,加在一起组成的教学楼,不仅构图强调中心对称,平面规矩,而且内部高空间,立面造型也是渐次升高。除了主教学楼,安大的老图书馆(后名为“问津楼”)也是严格按照苏式建筑结构建造的:南楼、北楼为3层,西楼为4层,中间书库为6层。

    另外,1953年兴建的安徽农业大学大礼堂高两层,也是典型的苏式“凸”字形建筑。采用平屋顶,檐口为挑檐形式,主色调为灰色,整体形象庄重大气。1961年建成的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为四层平顶建筑,当然也具有苏式建筑的特点,而且是苏式学校图书馆的构建模式,再加上红白搭配的建筑色调、中国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题写的匾额,以及每层都有的阅览室、借阅室和书库,使得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在当时全省高校的图书馆中脱颖而出。

    当然,这些高校的历史建筑除了具有苏式建筑的共性外,也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安徽农业大学教学楼也是典型的苏式建筑,楼体平面规矩,强调中心对称,立面造型渐次升高,内部空间高大,整体规模较大,但该楼还是合肥最早尝试将苏式风格和徽州文化融合为一体的建筑:徽州韵味的青瓦木屋尖顶,入口的斜坡石雕顶,古朴大气的小格木窗,各色雕刻的花纹;室内地面水磨花石,八边形的窗眼,“回”字形的镶嵌雕刻;屋檐梁防部位传统的木构件形状装饰……这些都是徽韵十足。

    保护和利用,是重中之重

    作为高校发展的“见证者”,高校历史建筑具备一般建筑所不具备的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如何保护并加以充分利用好这些历史建筑,是摆在我们这些现代人面前最主要的课题。

    首先,要成立专门机构,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进行保护与利用。

    我们知道,每一栋高校的历史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因此对于它们的保护和利用,要一一进行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修缮和利用,这一过程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来指导、协调等。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合肥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设立这样的专门机构。因此建议各所高校应该成立历史建筑保护专门机构,以便能够更广泛深入地挖掘、整理资料,丰富这些高校历史建筑的内涵。

    这个专门机构除了做一些宏观上的工作,比如承担争取政府、社会的广泛支持,加大投入,使这些历史建筑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还可以做一些具体、细致的工作,比如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广高校的历史建筑文化。随着5G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文物保护、利用和开发方面,可以运用最新的技术传播高校特色文化,可以通过举办高校历史建筑论坛,利用VR技术再现这些历史建筑当年的一些情形,让人感受那些大师的身影和高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当然,更可以推出高校历史文物的微信公众号,营造大家共同保护的良好氛围。

    其次,可以建立高校历史建筑数字档案,实行动态和差异化管理。对高校历史建筑,要做好普查、认定和建档工作,结合每处历史建筑的特点,及时将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高校历史建筑建立清单,实行动态和差异化管理,在做好评估的基础上,对价值较高的、历史意义更加重要的建筑,要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而对于一般性的历史建筑,则可以在保护操作的流程上相对简化些。

    特别是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要利用数字技术,建立保护数字档案。在这方面,建立于1906年的上海理工大学就做得较好,校园内的35幢老建筑在醒目位置都贴上了一块“二维码”标志牌,这些二维码是为该校百年历史建筑量身定制的“身份证”,只需扫描这些二维码即可获得老建筑的历史照片、建筑特色和人文历史等相关信息,能了解这些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做法,并在高校间形成保护联盟,便于高校历史建筑的信息共享。这样在保养、修缮和利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之间就能做到有据可循、有据可查,并在某些方面做到资源共享。

    最后,我们要强调,在保护的同时要提高历史建筑的利用价值。

    保护历史建筑,必须强调在保护的前提下持续利用,以发挥它对城市历史风貌延续的功能。高校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历史建筑原有功能的一些转变。因此,历史建筑宜采取保存外貌、改造内部的方式,尽可能在延续历史建筑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地提高其公共性。可以寻找其闪光点和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对一些已不适合做教室的历史建筑,开辟成文化创意场所等,将高校的历史融入建筑中,建筑上也能体现其文化底蕴。

    建筑作为凝固的历史,反映了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也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过程,承载着文化底蕴。因此可以说,高校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彰显着我们的文化自信。因为高校历史建筑以其独特的魅力,可以提高校园凝聚力和自豪感。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也是合肥城市组成的一分子。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我们能够从这些高校历史建筑中,看出合肥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城市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突飞猛进。

  (本文系2020年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FSKYY202041)□程堂义 何芳芳

      时间:2020年09月24日第14版

      来源:http://newspaper.hf365.com/hfwb/pc/content/202009/24/content_198113.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