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是一项重要国策。省委第九轮巡视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巡视整改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省委巡视整改工作和省委教育工委“4+1”专项治理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树牢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强化人才队伍建设,落实落细省委巡视整改提出的问题,确保件件有举措、有整改。
提高政治站位,确保整改任务落实及时有效。整改工作伊始,学校成立专项工作组,校党委担起专项治理的主体责任,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明确人事处(党委教师工作部)是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项治理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改的牵头责任部门,二级学院是落实主体。先后制定《安徽医科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安徽医科大学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台账》《安徽医科大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方案》等具体指导性文件,根据巡视整改台账,分别细化相应的具体举措,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针对巡视反馈的问题,主要牵头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工作,全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巡视整改工作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厘清思路、明确目标,确保整改任务落实到位,整改推进及时有效。
增强全局意识,短期目标与长效机制并重。围绕巡视整改反馈的问题,学校大力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治理提质增效,在做好阶段性治理的同时,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逐渐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体制机制。开展“十四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编制调研工作,起草“十四五”人才与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制订出台“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和“四个一批”建设方案,并将人才引进完成情况纳入二级学院考核核心指标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拓宽柔性引进和东南学者校内遴选通道,高层人才引育工作的规模和质量取得明显成效;丰富青年人才培养途径,科研资助、海外培训及各类人才项目等多元化方式,做好人才工作的“内部挖潜”;引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人才,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全力打造“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平台培育”的引才育才模式。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教师职业道德提质提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抓教师队伍的第一任务,在深入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症结基础上,制定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组织全校范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和有关制度规定,提高广大教师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紧迫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疫情防控期间我校涌现出的感人事迹,传播正能量,以正确价值导向引导全体教师向先进典型榜样学习,自我锤炼,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开展师德师风承诺活动,对照负面清单自查自纠,设立了举报信箱和电话,全方位接受各界监督;同时,强化师德师风考核,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优化机构设置,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落地生根。落实省属高校纪检专员试点工作,改组纪委办公室内设机构,成立校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他有关机构;先后出台《安徽医科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安徽医科大学校院两级管理试行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校院两级管理改革;制定出台《安徽医科大学高教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下放副高级职称的评审推荐权;调整优化二级单位机构设置,各二级学院统一设置必要的内设机构,配齐管理人员,增强管理能力。同时,积极探索绩效工资校院两级管理模式,部门目标考核奖励金额由学院进行二次分配,2021年度将选取部分二级学院开展绩效工资管理权限下移试点工作。
多措稳步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做大做强。设立思政理论课教师专项编制,逐年引进思政课教师,并将于2022年实现理论课教师配备比达标。同时,积极完善有关制度并调整思政课教师入周转池编制条件,选拔专职辅导员和党政管理干部转岗进入专职思政课教师队伍,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选聘工作,多途径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兼职教师队伍。校预算委员会足额安排思想政治理论建设经费,也为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可靠保障。
人事管理改革和人才队伍建设整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长效机制建设仍有待持续推进。“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我们将以此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专项治理为契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继续聚焦关键问题,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不怕苦、能吃苦的牛劲牛力,继续为建设新时期高水平医科大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辛勤耕耘、勇往直前,真正把巡视整改和专项治理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新动力。(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