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安徽日报:生命教育在这里提升

时间:2021-04-09浏览:320设置


      “生命漫长也短暂……没有神的光环,握紧手中的平凡,此心此生无憾。”日前,在合肥市大蜀山下举行的一场缅怀诵读会上,安徽医科大学大学生良医合唱团的40名医学生们身着素装,以合唱的形式奉上了《只要平凡》这首歌。清澈温暖的歌声流淌在明媚的春光里,也激荡在现场每一位听众的心底。其实,这些听众很多都不“平凡”,是遗体捐赠志愿者或者志愿者家属。“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平凡人,我们想用歌声表达敬意;也想通过参加这个活动,坚定自己无私奉献、挽救生命的决心。”合唱团团长曹岳告诉记者。

      医学生应当以人类生命健康为己任,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是医学生的基本素养。作为我省规模最大、办学历史最久的医学类高校,近年来,安徽医科大学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让生命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一个医学生的心灵。

      社团活动传递“医者仁心”

      曹岳是安医大2019级药学专业本科生,去年加入良医合唱团后,每周都会跟小伙伴们进行1至2次排练。“为了准备这次表演,大家平时只要有空就会反复练习曲目,直到上台前的早上,指导老师还给我们进行了开声练习。考虑到服装效果,我们最后挑选了黑白色调搭配的服装,与大蜀山遗体捐赠活动的主题色彩保持了一致……”说到筹备的细节,曹岳历历在目。

      该校的大学生良医合唱团成立于2015年,前身是只有34人的大学生艺术团合唱队,发展至今已有80人左右规模。“合唱团排练时,无论是老师还小伙伴们都非常认真,我想是因为大家都牢记合唱团的名字、怀揣着一颗誓为‘良医’的心吧!”曹岳说。

      学校的五四大合唱、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庆汇演、微视频拍摄等各类大型活动都有良医合唱团的精彩表演。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歌曲,不同的磨练将他们打造成了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队伍。在首届海峡两岸医学人文合唱节上,这支队伍还以《杏林之爱》等曲目,唱出了“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和对生命的崇高礼赞,表达了新时代医学生医路携手、共促健康中国建设的执着追求,荣获银奖。

      去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医大以“疫情教我做良医”为主题,开展了全校师生全覆盖的线上生命教育活动。该校“东南风”爱心社的学生们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和战疫故事分享活动: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家乡、在基层防控一线的故事;有的学生讲述了自己的亲人在驰援湖北抗疫一线申请入党的故事。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活动最后,在不同的网络端口,学生们共同举起右手,再次诵读《医学生誓言》,致敬“最美医者”,表达立志成为良医的决心。

      人体生命科学馆追溯生命本质

      去年底,作为目前华东地区科技含量最高、展陈最美的人体科学教育基地——安医大人体科学馆正式开馆,成为这所学校医学生接受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

      这座全新的科学殿堂面积约11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包含生命之源、生命之本、生命之容、生命之奋、生命之托、生命之索、生命之光、生命之悟、生命之后和未来展望等13个展区。馆内现有人体标本千余件,均由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教师制作完成。“这些标本的展示,让人们看到,在当前高端科技的‘阳春白雪’领域之外,还有一批心灵手巧、精雕细刻的‘工匠’和‘工艺’作品。”安医大校长曹云霞介绍说,医学生们既可以在这里学习交流,认识生命本质、领悟医学奧秘,也能启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医学教育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里不仅是一座人体教学实验、科普教育之馆,还结合了“智慧科学馆”的建设理念,将展馆的智慧化管理、标本的专业化展陈、医学知识的科技展示融为一体,以超媒体智能互动为展馆提供高科技、智能化的交互体验,充分展示了生命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展厅还设有VR体验区,将人体解剖与VR结合,戴上VR,参观者会“进入”一个真实的解剖环境中,这项技术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促进师生们的交流更加便捷。

      据介绍,这座人体生命科学馆是学校在人体科学馆的基础上建成的,解决了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难题,对揭示人体奥秘、普及科学知识、了解健康知识和疾病防治等有较为突出的现实意义,既有教学功能,又能向社会开放,发挥科普宣传的作用。

      不少参观者在了解了生命的本质、感受了生命的神奇之后,消除了恐惧心理,激发了对医学知识的热情,拓展了科学视野。近年来,在安医大遗体器官捐献接受站登记志愿捐献遗体或器官用于医学教育和救死扶伤事业的捐赠者明显增加。“遗体器官捐献者是一个了不起的群体,他们用一种特殊的方式‘重生’,也用大爱为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接收站负责人付杰介绍说,目前我省共有4处遗体器官捐献接收站,捐献数量总共已达1万多例。

      特殊时刻牢记“生命之重”

      对于普通人来说,正视生命的过程,能让人更加珍惜生命、活在当下,能在有生的岁月里努力拼搏、绽放,百折不挠地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对于医学生来说,生命教育的意义则更多了一层呵护生命的含义。

      开学、冬至、春分、清明等特殊时段,都是安徽医科大学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好时机,学校以此为契机,着重培养未来的医生们重人文、尚医德。

      每学年第一节解剖课开始前,任课教师都会带领所有学生身着整齐的白大褂,向遗体默哀三分钟,并三鞠躬。这是一场言传身教的“医学伦理课”。安医大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媛媛告诉记者:“在学习人体解剖之前,老师们都会为同学们讲解遗体捐献方面的知识,告诉学生每一具标本都来之不易,让同学们养成尊重这些‘大体老师’的习惯。这是安医大的传统,早在1994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这种表达尊敬的方式在全国都是少见的。”同时,张主任还介绍,平时在解剖课上,要求学生们不能拍照,不可嬉笑打闹,对遗体的每一个部位都认真对待。在这种庄严的氛围中,这群医学生们逐渐培养出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每年冬至、春分或清明,安医大都会派学生前往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园,缅怀我省的遗体捐献者们。在纪念碑林前,祭奠的学生们集体默哀鞠躬、敬献鲜花、表达哀思,缅怀“无语良师”们为人类医学进步和生命健康事业做出的贡献和无私的大爱情怀。

     “生命是宝贵的。他们面对生命的感召,为另一个生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他们是非常伟大的。所以,我们每次来到这里,都心怀崇高的敬意。我们从他们的事迹中,感受到了守护生命这份沉甸甸而又骄傲的责任,这将鼓舞我们为之奋斗终生。”医学生曹岳说。

      时间:2021年04月09日

      来源:https://szb.ahnews.com.cn/ahrb/layout/202104/09/node_09.html#c824645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