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中新网客户端:安徽合肥一小区33位老人相约捐献遗体

时间:2021-07-08浏览:284设置

      【解说】从2001年到2021年的20年时间里,安徽合肥蜀山区邮电新村小区里有30余位老人,先后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的申请登记手续,其中四人已经在过世后捐献了遗体。这些志同道合的老人们成立了爱心社,互相关照“队友”们的晚年生活,并希望让更多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

    【解说】7月6日,在邮电新村党群服务站里,十几位办理了遗体(器官)捐献的老人围坐在一起,他们相互关心,聊着家常,同时也欢迎刚刚加入队伍的三位新成员。

    【同期】合肥市西园街道美虹社区党委副书记 孙妹娟

      二十年的发展,从原来的四五位,一直到现在有三十三位加入这个团体。最大的年龄已经93岁高龄,最小的今年是50岁。夫妻总共有8对夫妻进行了签订协议。

      【解说】马毅兴奶奶的爱人吴朗是邮电新村申请遗体捐献的带头人。上世纪90年代末,吴朗在住院期间了解到,遗体捐献对医学事业发展有所帮助,他立刻与医院达成口头承诺。2001年,吴朗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完成当年的承诺。

    【同期】合肥市民 马毅兴

      当时一方面心情很悲伤,他去世了,毕竟来讲几十年的夫妻了;但一方面来讲的话,觉得他还继续“活着”,(他的)眼角膜来讲,人家(受捐者)能看到光明了,(吴朗)能继续为社会做事,我感觉到他还比真正的去世以后火葬意义增大得多,他还能继续为社会服务。

      【解说】走进马毅兴奶奶家的书房,各类报刊书籍摆满了整面书柜。在书柜里摆放了一个用薄膜包裹着的精致木匣子,外面用红绳紧紧地系牢,里面则整齐地放置着她与爱人吴朗的志愿捐献遗体(器官)申请登记表和荣誉证书。

      【同期】合肥市民 马毅兴

    一个人的价值来讲,就是不管你的能力大小,你尽职尽责,这就是你的价值。

    【解说】今年76岁的陈国伟老人7月2日刚刚签署遗体(器官)捐献协议,成为邮电新村小区第33位遗体(器官)捐献的老人。他说,爱人在几年前签署捐赠协议时,自己和孩子并不支持。但最近几年,身边不少老人都加入了进来,自己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同期】合肥市民 陈国伟

    开始我家儿子他也不同意,他说(妈妈)辛苦一辈子了,(不应该)把遗体捐掉。后来我说,你们年纪轻轻的,本身也是党员,你们都是党员。后来我儿子(被)我做的工作,他也同意了,同意我自己就签了。

    【解说】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副站长付杰从事遗体(器官)捐献工作已经有30余年,他表示,遗体(器官)捐献的社会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是中国在遗体(器官)捐献事业的长足进步。遗体(器官)捐献,也从起初人们的“忌讳说”到如今的“自豪说”。

    【同期】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副站长 付杰

    2012年以前,每年也只能登记几个人,接受几例,现在我们全省大概有将近一万名志愿者登记在册,每年能接受一百多例。遗体器官捐献在这几年来,已经发展到上万人,也就是在这上万人,背后几万人的家庭支持下,无私的支持下,他们(逝者)的愿望才得以实现。

    刘鸿鹤 储玮玮 安徽合肥报道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来源: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sp/9514739.s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