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医科大学校长、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创始人曹云霞看来,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爱和光明的延续。为了每个家庭的微笑,她努力了20个春秋,和团队一起为渴望孩子的夫妇“送”去近2万个健康的小生命,被誉为安徽“试管婴儿之母”。
采访曹云霞,是几个月前就有的想法,可因为她实在太忙,约了她很多次,都没有成功。一个周日中午12点,记者去曹云霞门诊等她,估摸着她12点半下门诊后应该能有点时间。谁料彼时门诊现场依然是黑压压排队候诊的人。曹云霞从早晨8点开诊,一直到下午2点,整整6个小时里看了74个病人,累得已经不想再说一句话。
在陪她回办公室的路上,一位和记者一样等候她的病人,塞给曹云霞两盒已经切好的水果,匆忙就走了。曹云霞说,她是一位高龄产妇,叫张红(化名)。为了成为一个母亲,她奔波了20年。婚后,张红一直没有怀孕,四处求医,甚至多次受骗,花了不少钱。家里人包括婆婆和妈妈都劝她不要再看了,说她不可能有孩子的,还是留着钱养老吧。但是张红不甘心,一次又一次,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都要紧紧抓住。
在曹云霞的帮助下,今年4月,她终于实现了自己20年来的心愿。看着襁褓中的孩子,那一刻,张红感觉,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怀孕的时候,我每天都跟孩子说话。我就想,等孩子出世以后,好好抚养长大,让他当一个医生,像曹教授这样的医生,我感觉她们特别伟大。”张红说。 “当医生没有不辛苦的,尤其是面对这些特殊需求的患者,不忍心让她们怀着希望来,带着失望回。自己累一点没关系,不能让病人白跑一趟。”朴实的话语流露的却是曹云霞对病人的涓涓爱心。只要她出门诊,从未拒绝过一个要求加号的患者。而这样的坚持,已经有20多年。
敢于吃“第一只螃蟹”
1988年,曹云霞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同年3月,我国诞生第一例试管婴儿。好多年过去,国内很多医院仍不敢尝试这一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曹云霞在广州读博,师从庄广伦教授。彼时,中山大学一附院生殖医学中心辅助生殖技术开展得如火如荼,她向导师提出想学习生殖内分泌和辅助生殖技术,将来回到安徽工作,也要把这块工作开展起来。
1998年,曹云霞牵头筹建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挂牌成立。不到40平方米的面积里,从诊室、注射室、超声+取卵室都是“微缩款”,胚胎培养室还是由走廊改造成的。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在这个“微型中心”里,2000年10月诞生了安徽第一例“试管婴儿”。此后,生殖医学中心的临床工作开始飞速发展。
2001年,在安徽省内率先开展了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
2002年,在国内率先启动人未成熟卵母细胞(IVM)技术的研究,并应用于PCOS患者治疗,并创新性地将自体血清应用于IVM技术,应用于ICSI周期中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再利用研究。
2003年10月,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获得卫生部正式准入的中心。
2004年9月,安徽省首例“IVM试管婴儿”出生。
2005年12月,中国第3例、安徽省首例“人类冷冻卵子试管婴儿”出生。
2014年,因与复旦大学团队共同发明“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应用于线粒体置换技术”,获得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2016年10月,国内首例COL1A2基因位点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的健康婴儿出生。
2017年11月,国内首例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D)患者诞生健康婴儿。
“哪怕再困难,我也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今年正值医院生殖中心成立20周年。在庆祝会上,一名叫言恩(化名)的患者现场读的一封感谢信,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言恩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如果生产,她的孩子将有一半可能性遗传到她的疾病,所以结婚多年她一直不敢怀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言恩越来越想有一个孩子,然而一次意外怀孕后,B超检查显示胎儿不幸遗传了她的疾病,甚至症状更严重。流产后的言恩发疯一样地开始研究病情,想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找到了曹云霞。言恩所患疾病属单基因遗传病,这种情况对试管婴儿技术来说非常棘手,曹云霞细致询问病情后,带领团队医生为言恩制定了方案(在胚胎植入前,取胚胎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筛查,诊断是否有异常,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遗传病传递)。“恭喜你有了健康的胚胎。”听到这句话的瞬间,言恩和丈夫哭得像个孩子。
十月怀胎。2016年10月,言恩生下了健康的宝宝,她的孩子也是国内首例COL1A2基因位点突变导致成骨不全症的健康婴儿。 言恩的主治医生说:“当我看到患者眼睛的那一刻,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我只有一个想法,哪怕再困难,我也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正如这位年轻医生所言,在曹云霞的带领下,团队的每一个医生都把关爱患者当做一种责任,用最真挚的服务和前沿的技术,把幸福、欢乐和未来带给每一位患者、每一个家庭。生殖医学中心坚持全方位、个体化治疗,采用全中心讨论和治疗组负责的管理模式,一起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曹云霞说:“医生最大的价值体现在为病人实现了愿望,解除了病痛。”
“我们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
20年来,曹云霞将无数心血倾注在她一手创建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从创立之初的6人团队,工作场所仅仅30平方米,发展到今天上百人的团队,并且汇集了国内外一批高学历、高年资、经验丰富、医术精湛的专家教授和青年才俊。如今,生殖中心每年取卵周期6000多个、移植周期8000个、成功率达到60%,能够开展所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也是原卫生部首批评审、安徽省首家被正式准入的生殖医学中心。
2018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搬入高新分院,总面积达到10000多平方米。有特需门诊专门就诊区、相对独立的普通诊区、专家诊区、超声检查区,独立的检验区域,标准化的PCR实验室,近200平方米的胚胎培养中心,生殖专属住院床位40个,日间病房24个,已经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生殖医学中心。
曹云霞带领的生殖医学中心在成功让无数家庭获得幸福的同时,也斩获了无数荣誉。20年间,中心总共获得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重大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50余篇。曹云霞主持的多项研究分别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三等奖1项,中国妇幼健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当看到一位母亲抱着自己的孩子时脸上绽放出的光辉,和这个家庭发自内心的微笑,我觉得生殖中心人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曹云霞说。
刊发于《健康报》2018年12月14日“人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