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中安在线:告白!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等你回家”!

时间:2020-02-09浏览:223设置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近期,安徽省两批医疗队285名“医护战士”逆行出征,驰援湖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不分昼夜忙碌着,家人们只能通过照片中防护服后面的名字寻找他们的身影。

    元宵佳节,纵使跨越千里,思念与担忧常在,英雄的家人们以一家不圆保万家团圆,背后的支持就是医疗队最强大的后盾。

陈红和她的家人

丈夫的支持:同为医生 觉得责无旁贷

  “刚知道她去武汉的时候,是护理部的领导夜里来的紧急电话,那是大年初二,距她出发还剩几个小时。”近日,安徽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陈红的丈夫马明讲述着妻子出发援助武汉时的情景。

  作为安医大一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ICU护士长陈红,在疫情暴发之初便做好战斗在一线、支援到一线的准备,从集结到出发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同为医务工作者的马明,听闻妻子奔赴一线的消息,并没有觉得惊讶,忙着为妻子准备换洗衣物。“一直在关注武汉疫情的情况,看到有其他的省份派去了医疗队,心里还是有些准备的。”

  陈红去前线后,马明和她的联系变得很少,得知武汉病人多,物资短缺,处境艰苦。电话里,马明咽下了所有思念与担忧,为了让妻子安心,他反复说的几句话是家里一切都好,你一定要注意防护。然而在朋友圈偶尔看到武汉物资供应不足的消息却突然泪湿双眼。

  由于疫情的严重,除了去医院值班外,马明和儿子一直呆在家中。“儿子在安医大上学,是学校校团委的成员,这几天一直在网上宣传关于疫情的相关知识。家里的老人也是医生,对陈红的工作也非常支持!”马明说。

  同为医生,马明比其他家属更理解和支持妻子的选择,更明白这个职业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希望她保护好自己,只有这样才更好地保护好家人和患者。祝她早日平安归来。”

杨帆的家人通过视频给杨帆打气
杨帆女儿画的画

女儿的鼓励:妈妈去打病毒 白衣天使加油!

  2月4日,中国科大附一院西区肿瘤放疗科杨帆作为安徽第二批医疗队队员正式奔赴武汉。从那一天起,女儿项杨只能通过手机和妈妈杨帆进行简短的沟通,“有时妈妈还在忙碌,所以就没有回复我。”项杨说,其实很想妈妈。

  因为疫情的到来,很多学校都推迟了开学时间,在家被爷爷奶奶照顾的项杨领到了学校老师布置的绘画作业。“我画救护车、针剂和病毒......”随后,项杨在画上写上:“白衣天使,加油!”

  一开始,杨帆告诉项杨去武汉“消灭病毒”,项杨以为只是去工作一段时间,家里人没有告诉她妈妈具体去做什么,直到看到电视里的新闻,项杨才意识到妈妈在前线是很辛苦的。

  “因为武汉的病人需要她,染病的人很多。”项杨说,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妈妈义无反顾做了“逆行者”,她为妈妈感到骄傲,“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

  这个10岁的孩子如今最大的愿望,依然是妈妈早点回来,因为她知道那意味着人们战胜了病毒,“患病的人们重获了健康,学校可以开学了,妈妈也可以带她出去玩了......”

张芳静的父亲通过视频告诉女儿要“加油”

父亲的叮嘱:放心家里 我们都好得很

  “芳静,祝你元宵节快乐!我和你妈的身体都很好,请不要惦念我们。你要好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好好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注意自身的安全,我和你妈盼望你早日平安归来!芳静,加油!”

  这是安徽援助武汉医疗队成员张芳静的父亲张炳臣在元宵节当天给女儿录制的加油视频里的话。张芳静是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ICU主管护师,目前被分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救治病患。

  当初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张芳静瞒着张炳臣老两口加入了安徽援助武汉医疗队。据张炳臣介绍,女儿平时工作很忙,又要上夜班,怕影响女儿休息,自己很少主动联系她。孝顺的女儿隔三差五就会给家里打电话。春节过后,张炳臣接连好几天都没有接到女儿电话,后来才得知:原来女儿已经去了抗疫一线。

  “当时非常担心,看了那么多新闻,感觉情况比较严重,害怕女儿被传染。”张炳臣虽然担忧,但是他告诉记者,女儿是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冲锋在前是责无旁贷。张炳臣在电话里反复叮嘱女儿要把自己的身体养好,才能更好地救治别人。“你心无旁骛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放心家里,我们都好得很。”

  今年57岁的张炳臣是当地一名干部,疫情当下,他自己也放弃了休息,奋战在一线宣传防疫知识。“昨天上午女儿打电话来问家里情况,她不放心,我跟她说,我们全家都严格按规定做好了防护工作,家里的食物都备好了,期待着她早日得胜平安归来!”(记者 王佳 张毅璞 刘慧慧)

    时间:2020年2月9日

    来源: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20/02/09/008336078.s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