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让寒冬变得漫长,每天不断上升的病例数,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全国上下也正齐心协力,共同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却关乎着亿万群众安危的战役而努力着。
从1月中下旬开始,有这么一群“挺身而出”的平凡人,他们勇往直前,逆行而上,在病毒面前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坚定;他们面对困难,并肩作战,勇敢地站在了医院抗“疫”的最前方。他们就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的“战士”们。
争分夺秒,全力冲刺进入战斗
1月18日,正当全国人民都在为几天后全家团聚的除夕夜而忙碌的时候,一群逆行者选择了另一种的“忙碌”。他们中有女儿、妈妈、爸爸、妻子、丈夫,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普通群众,不同的身份做了同样的决定——看到医院发布的支援发热门诊的通知后,以请战书等多种形式报名,义无反顾地来到医院里这个抗“疫”第一线,没有丝毫犹豫。正是他们,组成了包括医生、护士、药师、检验、放射和后勤服务人员等在内的一个临时性集体,承担了所有门急诊发热患者的救治。
发热门诊不同于普通的门诊诊室,其有着完整的功能需求和严格的流程要求,需要各科室相互协调配合,相当于一个“微型医院”。候诊区、办卡缴费、诊室、抽血室、治疗室、观察室、放射机房、检验科、药房、库房、更衣、医护人员的生活区一个都不能少,指引标识、保洁、运送、物品全部要落实到位,工作人员防护知识、患者检查和转运流程必须要做到人人培训知晓……诊室的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否则在来势凶猛的病毒面前,后果不堪设想。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该院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有着多年医务工作经验的门诊部主任刘瑞,以及有着抗击“非典”经验的护士长包满珍作为发热门诊的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他们的带领下,团队人员紧锣密鼓、通力协作,在发热门诊组建及开诊的前几天里,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准备好了各类物资,理清了工作流程,制定了工作制度及各班工作职责,为下一步从容抗击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院药学部也第一时间响应医院号召,针对疫情进行了工作部署,组建了发热门诊药房,储备了疫情所需的防治药品,党支部书记王媛媛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带领临床药师团队参与发热门诊药房排班,共抗疫情。
发热门诊大多数医护人员都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疫情,加之各科室支援人员对发热门诊工作流程不熟悉,为保证医护人员的防护安全,刘瑞和包满珍每天总是最早到达科室,组织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协助医生、护士们穿好防护服。在他们的带领下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下,大家集思广益,很快就梳理了一整套新冠肺炎患者就诊流程,明确了工作注意事项,大大提升了诊疗效率。
吃苦耐劳,冒着风险坚守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传播和严重程度是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每天新闻里节节攀升的数字,不仅给无数患者心头蒙上了重重的阴影,也给发热门诊团队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疫情不断进入上升期,发热门诊的接诊人数直线上升,从最初的几天接诊几十人到一天最多接诊200余人。庞大的接诊人数让发热门诊的全体医护人员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这个集体没有畏惧,更没有退缩,他们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忙碌着、穿梭着,不停地安抚患者、与家属沟通。医生每班平均要接诊几十位患者,最多的时候近百人;护士要给每位患者测量体温,询问旅行、接触史等,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防护、疏导、抽血、送检、协调……一天下来,即使嗓子变得沙哑,他们却依然尽可能用最大的音量耐心地问询患者状况。面对防护用品稀缺的现实问题,这群人在长达8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内尽量不喝水、不上洗手间,并忍受大量出汗、全身浸湿的不便,就是为了多省一套防护用品。他们是白衣天使,更成为了白衣战士。
为了方便工作,同时减少传染风险,医院为发热门诊的医护员工统一安排了食宿。大家住在院内,近一个月来连轴转,很多人很久都没回家了。疫情紧急,人员紧缺,神经内科医生夏兰是一名老党员,她从年三十开始,就主动放弃休息,到发热门诊接诊,一直没有回过家。接受安徽广播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夏兰说:“有一个多星期没见到孩子们了,挺想念的,非常时期、困难时期都是党员上,害怕没想过”。
护士鲁义君也是一名党员,已经两年春节没有回老家了。今年春节,护士长安排了她春节休息一周,但得知发热门诊开诊的消息后,她第一个主动提出春节不回家,报名发热门诊值班。年三十值夜班时,由于患者太多,等候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及家属情绪急躁,她便积极上前疏导并创新性地把患者分成新患者、返单患者两队,轮流交替就诊,保证了正常的就诊秩序。
无私奉献,通力配合共抗病毒
随着疫情阻击战不断深入,防护用品日益紧张。护士余红姐迅速响应医院“开源节流”的号召,不断加强防护用品的发放和登记,严格管控同时,提倡大家节约宝贵的物资。张亚飞是前来支援的感染科医生,在武汉地区接触史的发热门诊2区工作,他说:“我不需要穿防护服,把这个省下来,留给最需要的观察病房和隔离病房的同事。”
防护用品紧张的情况,也反映了诊疗工作任务的愈发繁重。发热门诊是需要24小时开诊的,原有医护人员此时的压力更加巨大。危急时刻,二附院各科室医生、护士纷纷请战,要求加入发热门诊团队中。他们中有肾脏内科、心内科的党支部书记,也有工作20多年的高年资护士,甚至有放弃产假、提前返岗的年轻护士。
“工作虽然辛苦,条件虽然艰苦,每日可能会与病毒最近距离的接触,但是大家相互鼓励,没有退缩!”包满珍坚定地说,“医院领导的支持,各兄弟科室、部门的慰问和关心,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关注及关心,医院安排的住所……所有的这些,都激励着每一个人坚守自己的岗位,齐心协力做好防控工作,我们必将取得这场抗击新冠肺炎阻击战的胜利!”
虽是危急时刻临时组建的团队,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热门诊团队却是一个空前团结的集体。团队里的每个人舍小家、顾大家,充分发挥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守卫健康的赞歌。
来源:http://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3124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