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晚上接到护士长通知,我临危受命被安排去支援门诊一天。那时我还不知道去的是发热门诊,护士长告诉我过去听主任安排即可。到那之后感染科主任告诉我:‘小郑啊,今天一天你可能都走不了啦,你这次有个大任务,不过别害怕,我会一直在你后面!’听完之后,没有害怕,也不胆怯,我毅然地接受了这项任务,成为了第一个支援发热门诊的护士。”
这是我校校友郑云婷,护理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后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她就一直奋战在发热门诊第一线。已经在岗位连续坚守一月的她,在第一时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还递交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
回忆当时,郑云婷说:“那时候疫情还没有进行全国通报,大家也并不知情,但是来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却越来越多,就诊量逐日增加。两个主任从早上接诊直到下午七八点都看不完,每天患者多到询问流行病学史、测量生命体征都是压力极大的任务。但是作为最一线的发热门诊护士,我的身后是150万福田区人民群众,我要在他们与病毒之间筑起一座生命的保护墙。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身穿白衣,我必须冲在第一线。
1月21日院里开会,因疫情严重准备开设24小时发热门诊。当时医院只有普通发热门诊,还没有设立发热感染隔离病区,高度疑似的患者都被安置在发热门诊四个留观室里。当时留观室里住满了人。作为一名一线护士,我们需要24小时陪护留观病人,帮助高度疑似患者送检样本、负责二次分诊患者、上报患者信息等等。因发热门诊要求通风,深圳晚上的风很大,我们穿着隔离衣都感到很冷,有好几个姑娘在值完大夜班后都患了感冒,感觉身体吃不消。深圳的白天又很热,汗水浸湿了里层的衣服,面部被口罩勒出了压痕,又闷又热,有时候甚至憋得无法呼吸,实在是喘不过来。护目镜泛起水雾,带着手套又很难摸到血管,打针是几乎是盲打,可我告诉自己不能为患者增加痛苦,每一次打针都是拼尽全力争取一针完成。但是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恐慌,遇到抗拒留观的患者,我努力用亲切的话语,真诚的微笑安抚患者焦虑的心情。由于工作量大,我常常忙到下午两点才能吃午餐;为了节省隔离衣,我上班穿着纸尿裤;为了避免病毒传播,我居住在医院。深夜下班,我也曾偷偷躲在被窝里面哭,胃痛复发,我告诉自己再坚持坚持。从疫情开始到现在,几乎每天晚上都在加班,连着上了两个星期。
家里父母也一直在关注着这次的疫情变化,又很担心我一个人待在深圳。‘我很好,请放心,一切平安。’是我跟他们说过最多的话。我一直告诉自己要做个有用的人,虽然每一次我都快要放弃,但是一想到发热门诊需要我,一想到同事们对我的鼓励,一穿上了防护服,我就知道,我必须上!
这段经历必将是磨砺我从一名护理新人成长为临床白衣战士的重要一步,也是一段思想进步的心路历程。疫情的考验,让我对党的认识更加深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我们的天职。所以,我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我能在这场战‘疫’中经受住党组织的考验,为防控疫情斗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目前,在发热门诊工作了一个月的我已经适应了这个岗位,期间做完病毒核酸检测,在医院隔离观察一周后,我继续以最佳状态进入了我的战场。看到群里的志愿接龙,我心潮澎湃,果断报名参加了支援武汉的任务。国有难,召必应!
疫情当前,还有许许多多和我一样的人,保卫健康,冲锋在前。我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愿疫去人安,春暖花开!”(新闻中心 护理学院 王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