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安徽高校辅导员坚守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冲锋在前,顽强拼搏,把艰难当作磨砺,用实干诠释担当,在“辅”上尽职责,在“导”上下功夫,全“员”守护全省120余万大学生的平安健康,搭起了青春战疫“导”航线,以青春之我的热情奉献和责任担当,为万千学子奏响了共同战“疫”的奋斗凯歌。
思想“e”引导,以爱国之心,谱写家国情怀
辅导员队伍危中见机,化危为机,坚持“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里”,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思想“e”引导,汇聚了疫情防控的强大正能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师范学院等高校辅导员召开“云”班会、推送“微”视频、撰写“微”文章,在线共看抗疫宣传片,开展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吹响了思想政治教育集结号,弘扬了爱国主义正能量。疫情发生后,安徽大学辅导员积极开展思政“云”课堂,通过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开展时政教学和线上答疑,形成了网络思政e平台。安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利用线上平台,为237个班级学生开展了“五个结合”主题班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必胜信心,重点结合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
合肥师范学院辅导员开起了线上思政微课堂,16名老师组成团队分众志成城、心理辅导、学业指导、就业指导、自我管理五个专题拍摄“有我陪伴,抗‘疫’加油——辅导员说”系列微视频,解读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该校陈梦莹老师还化身网络“主播”,汇聚师生战“疫”正能量。安徽农业大学辅导员依托省辅导员名师工作室项目“耕读安农”微信公众号,推出《疫情之下,辅导员老师送你“十字箴言”》《面对疫情,不瞒报是每位同学应尽的义务》等原创网文11篇,累计阅读量突破10万次,点赞量近1000次,被转载300余次。安徽理工大学3月10日起面向全校2万7千余名学生开设“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专题形势政策课,围绕中央决策部署、防控工作亮点、身边典型故事、法规纪律要求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讲授,将专题形势政策课变成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使命担当教育的生动实践。
安徽工业大学、滁州学院、安徽艺术学院等高校辅导员结合专业特长,开展了“声”援战疫活动,用歌声为武汉加油。淮南师范学院辅导员利用易班平台,原创与转载并举,推送网文和音频视频等100余条,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健康为先的理念,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厚植家国情怀。皖西学院辅导员韩梅依托工作室组织开展了“暖心话语、疫路同行”图文推送、“手写祝福,有你有我”等网络主题活动,积极宣传参与属地疫情防控的志愿志愿者。
行为“日”教导,以坚守之心,筑牢“安康防线”
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人,辅导员队伍主动站位,明确职责,科学防控,积极面向学生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帮助学生克服防护知识恐慌,强信心、暖人心,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疫情监测服务大数据平台,每天一联系,完成“日报告”“零报告”,切实掌握学生健康状况,守好“责任田”,打好“阻击战”。
淮北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辅导员利用各种表情包提醒学生上报健康信息,当起了学生们的“全天候保姆”和“全方位良师”。安徽外国语学院在易班上开起了“安外学子疫学不停”线上科普课堂,含“疫”知识、“疫”心理、“疫”活动等五大板块,发布文章48篇,指导学生科学防疫,增强抗“疫”信心。
安徽师范大学辅导员群策群力,组织召开学生骨干网络会议,充分发挥寝室长、层长、楼长的作用,构建了疫情防控网络,实现了信息快速上报。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建立“辅导员—班级干部—全班学生”三级防控网,建立外省同学群,实行“一人一案”。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落实“人盯人”举措,密切联系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动态变化情况,确保与每位学生联系渠道畅通,全面摸清、准确掌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的健康状况、所在地区等信息。
心理“暖”疏导,以护子之心,助力成长之道
安徽高校辅导员针对疫情给学生造成的心理负面影响,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做好个体关怀,一个暖心的电话,一句知心的安慰,一封关怀的邮件,谱写了一曲曲战疫爱心赞歌,为学生筑起温暖心灵的港湾,努力成为“暖人心”的疏导员。
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组织学生参与《新冠肺炎心理情绪反应问卷调查》《大学生新冠肺炎认知和心理状况调查》等,真实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联系专家推送《新型冠状病毒来袭,快来看看专家送你的心理处方》等20余篇专稿,指导学生利用学校心理专家援助热线平台进行心理咨询,为学生织密心理“防护网”。
安徽建筑大学辅导员结合专业特长,建立心理委员工作群,以原创文章,海报、漫画、表情包、视频等形式,发布原创文章30篇,为居家学生线上宣传疫情防控要领、开展心理疏导。安徽科技学院辅导员王天云开辟“财经易宝之声”专栏,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志愿服务学子事迹、心理防护手册等推文13篇。“这些辅导太贴心了,感觉很温暖,觉得老师和我一直在一起。”财经学院金融工程181班周同学跟帖回复说。
阜阳师范大学辅导员对身处湖北的33名同学实施 “一对一”联系帮扶,线上实时关注与帮扶,加强心理疏导,启动“防疫资助特别通道”发放资助金4.01万元,发动全班学生通过祝福音视频等为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感受来自学校和辅导员的“温暖守护”。
安徽科技学院、宿州学院辅导员依托高校疫情监测服务大数据平台开展数据收集,进行“一对一”“点对点”排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传递学校温暖,答疑解惑释忧,筑起一道守卫学生身心健康的“防护墙”。黄山学院辅导员开通线上心理健康普测,动态分析学生心理状况,发布心理危机实时预警,开展线上心理疏导30余次,征集师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暖心瞬间等作品3500余篇。
帮扶“精”制导,以暖民之心,打赢“脱贫攻坚”
疫情防控期间,安徽高校辅导员时刻挂念着学生,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关键处落子,在细微处着力,精心摸排,精细关怀,分类帮扶,关怀给在关键处,事情办在急需时,耐心回应学生关切,用爱和温情浇灌学生心田,勇担育人职责。
安徽工程大学辅导员成立考研调剂和复试指导工作小组,举办复试和调剂线上讲座4场,帮助学生修改简历、邮件200余封,为毕业生考研和就业提供帮扶。安徽师范大学为毕业生搭起“网上就业”,发布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400余条,辅导员主动当起了“中间人”“信息员”,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应聘。
安徽财经大学辅导员蒋浩成立线上学习兴趣小组,发挥朋辈力量督促学生制定英语等级迎考计划和学习计划,班级微信群24小时在线为学生解惑答疑。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构建教师、辅导员“双轨化”协同管理机制,学生通过学习周报反馈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辅导员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进行过程干预,依据学生不同特点进行“一对一”指导。
根据辅导员细心摸排的贫困学生底数,安徽粮食职业技术学院、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等高校为身在湖北和受疫情影响学生发放疫情补贴。安徽理工大学发放了共计21.89万元的慰问金、临时生活补助和在线教学通讯补贴。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对本院贫困生的网课流量费进行报销。巢湖学院投入10万元专项资金为2000余名家庭困难学生免费购买40G暖心流量,解决学生网课流量不够的困难。
力行“做”先导,用奉献之心,奏响时代华章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广大辅导员在疫情暴发后,主动请缨,以各种形式参加所在地的疫情防控工作,在防疫点排查登记,在街头巷尾劝返宣传,在楼道走廊清洁消毒,勇当战疫的“先锋官”“小队长”“吹号手”,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用实际行动点燃了万千学子的志愿热情,汇聚了强大的青春正能量。
合肥学院、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先后有多名辅导员参加社区一线疫情防控工作,舍小家为大家,连续作战、日夜坚守,冲锋在前,赢得了社区广大群众的称赞,用自己的行动落实“笃行”的期许。
安徽工业大学数理与科学学院辅导员陈恳在得知家乡政府急缺疫情防控人员时,第一时间申请志愿参与防控,发放宣传单,张贴横幅标语,做好执勤检测和劝返外来人员,3天排查了500多户2000多人的行踪轨迹,负责检测入镇车辆人员体温。
“身教”胜于“言传”。辅导员是学生最贴近的人,他们的行动也激发了万千学子参与志愿的热情,很多学生积极报名,主动参加到抗疫志愿活动中来。“看到我们辅导员屠老师冲锋在前,我也要向他看齐,用行动爱国爱家,为战‘疫’贡献力所能及的力量。”主动在小区门口当起志愿者的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生桑旭东说。
安徽高校辅导员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万众一心,勇敢直前,用爱心陪伴学生成长,用实干履职尽责,努力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全面胜利。(教思正)
时间:2020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