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校友在“疫”线】陶荣荣:“为那些需要我们的人而战斗”

时间:2020-03-18浏览:560设置

陶荣荣,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护理专业2015届护理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合肥市第一人民集团医院南区合肥市滨湖医院感染科工作。今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以来,她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负责疑似和确诊患者的护理工作。    

对她来说,从春节到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不断地和同事们、患者们同仇敌忾、坚强面对,不断地加油打气、奋勇向前的过程。

“大年三十,我接到医院的通知,要求立刻回新开设的隔离发热门诊上班。我们一家三口连年夜饭都没有吃,就从老家赶回合肥。我丈夫今年32岁,为了送我,这是他32年来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上车的时候,公公把脸背过去了,婆婆也眼睛泛红。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对他们说:‘等我忙完了就回来看你们。’公婆都很理解,也很支持。我也知道,人生中有很多是你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从接到通知起,陶荣荣所在的感染科没有一个人退缩,更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发热门诊刚刚开设的那几天,涌进了很多患者看诊,持续了好几天高峰,有时候一天门诊就200多号。还有许多人打电话咨询、发信息询问,每个人都在说一个词:“新冠肺炎”。“说实话,那个时候我也很紧张,很害怕,只是不敢表露出来。我有时候是在假装坚强,因为还要去安慰朋友、安慰家人,让他们安心。”陶荣荣回忆道。

“我也感受过不被理解的委屈,经历了筋疲力尽的辛苦。有外卖员怕危险不愿意来给我们送饭,有留观患者在采集病史时很不配合,甚至有留观患者吵闹着要出去。而解除隔离后患者离开,我们还需要马上清理消毒留观病房。有时候,房间还没有打扫出来,就已经有患者在一旁等待了。每个小夜班,我们每个人至少要换4到5张床位,还要对每个房间、所有物表用84消毒。夜里清洁人员下班的时候,我们的角色还要切换成一名护工,给留观病房的地面进行消毒,对卫生间里的垃圾桶进行更换,对水池进行擦拭消毒。”对于工作中遇到的烦心事和委屈,陶荣荣总是优先考虑患者和家人的感受,选择自己默默承受。“病人留下的垃圾很脏,可我想着,留观患者来了,如果看到没有更换的床单被罩、垃圾桶,他们肯定觉得很脏,也会更害怕。所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多做些、再多做些,让他们放心、安心在留观病房里观察,这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我们穿着防护服,带着防护眼镜和口罩,等所有的活完成后,已经全身湿透,好像在水里泡过一遍。这些事情,我一句也没有和家里人说。我怕他们心疼我。因为在他们眼里,我还是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呀。”    

“这么多天里,我有很多次累得想哭,因为这对我们来说也是突然的,和之前上班的模式有很大改变,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去适应。值得高兴的是,努力没有白费,我们看到了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在运行中不断解决,在工作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陶荣荣记忆里最辛苦的一天,是下雪的一天。那天,雪很大,她迎着风雪,给每个留观的患者送饭送菜,一夜下来,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来回奔波多趟,脚却越跑越凉,后来她才发现,原来是护士鞋早已被大雪湿透,她的脚也早已冻得发紫。然而,电话铃声、呼叫铃声,病人的等待、医生交付的工作,每一件事都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反应、迅速完成。陶荣荣没有多想,她顾不得脚部的不适,便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来感染科上班,怕不怕有危险?’我当时回答说:‘我是一名护士,就像是部队里的一名战士,医院需要我在哪里战斗,我就要在哪里发挥我的作用。’”谈及选择科室的初衷,陶荣荣说,“没想到,我的职业生涯中真的迎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里,我看到了医护员工的坚强,看到了他们的勇敢。我看到了我们的主任一直没有回家,他一直坚守在留观病房旁边的值班室里,看到了他吃冷透的盒饭,看到他晚上12点还在工作。我还看到了我们的护士长,她要负责病房里的设施到位,我们的防护用品充足,还操心我们吃饭睡觉问题。她好像没有休息过,我们每天都能看见她,听到她的声音。我看到了我们发热门诊的质控护士彭老师,为了不污染防护服,每天早上只吃一顿饭,到晚上8点下了班,再吃饭、喝水、上厕所。我还看到我们科室里的两名孕妇,她们没有请假,依然坚守岗位。我看见下夜班的她们,在路边吐得那么厉害。口罩闷了这么久,我都受不了,更何况她们?她们却说没事,我真是从心底里心疼她们。在这个特殊时期,她们是孕妈,却更是感染科护士。我们每个人都在朋友圈科普新冠肺炎的防控方法,让更多的人注意科学防控,却没有一个人说自己有多冷、有多饿、有多闷、有多怕。因为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为了那些需要我们的人而战斗。”

“不要进来了,会浪费防护服,现在正是缺的时候。”有时候,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陶荣荣便独自完成,不让同事们再进入隔离病房。她的同事们似乎也心知肚明,遇到类似情况,便采取相同的方法。在一起工作7年时间,从来没有吵过一次架,从青涩走向成熟,在陶荣荣和她的同事心里,她们早已如同亲人。她们明白,多进入一次,就会增加几分感染的风险,于是,为了亲人的安全,她们选择各自承担。   

困难遇到不少,但同时,陶荣荣和同事们也获得了更多人的理解,更多人的爱心。很多公司都送去了防护用品,医院旁边的酒店承包下她们的一日三餐,附近小区居民则送去了爱心糕点。最让陶荣荣感动的,是习友路一位小学生捐献了2400只口罩。他在捐赠时说:“有你们这样的白衣天使,我们很自豪,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正是这些在背后用自己的力量默默支持前线医护人员的普通群众,他们让陶荣荣和同事们得到了更多的战斗力,有了更多前行的力量。“记得在安医大读书时,每一位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我理解了护士这个职业。这份职业是神圣的,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贡献,但是我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担当,这是每一个安医人的使命感。”    

陶荣荣相信,这场战“疫”,经过大家的共同奋战,一定可以早日结束疫情,赢得这场战争!到胜利的那一天,她就可以回家见到才16个月大的孩子。而在未来的某一天,她可以自豪地告诉她的孩子:“2020年里,妈妈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新闻中心)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