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回眸“十三五” 启航“十四五”】党建领航谱新篇 扬帆奋进正当时

时间:2020-12-26浏览:949设置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十三五”期间,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和改进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为党的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党的旗帜在学校基层阵地高高飘扬。“党建工作是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成为学校各级党员干部的强烈共识。

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学校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修订实施学校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学院党组织委员会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办公厅实施意见加强直属附属医院党的全面领导,有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新时代医学教育,一头连着健康中国,一头连着教育强国。通过边学边查边改,切实把初心使命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培养‘大国良医’。”在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支部书记培训班首场专题党课上,校党委书记顾家山这样说道。

“十三五”期间,学校党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开展党内主题教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从实开展“讲重作”“讲严立”专题教育和“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一体推进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四项重点措施,奋力写好“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两本书。着力解决广大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面向全校公布9批共116个整改落实问题。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我校主题教育127篇次,省委十二巡回指导组对我校总体评价为“好”。

辉煌成就鼓舞人心,宏伟目标催人奋进。201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安徽医科大学第八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铸牢初心使命深化综合改革奋力开启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新征程》的学校党委工作报告,擘画了学校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宏伟蓝图。大会强调,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铸牢初心使命,弘扬安医精神,深化“四大改革”,实施“五大工程”,坚持“六个高质量推进”,朝着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目标阔步前进。


抓基层强基础,不断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如何?评一评就知道。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始终严格基层党组织管理,多年常态化开展院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现场汇报+当面点评+当场测评”,使述职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切实提升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能力。定期召开学校党建工作领导组会议和院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例会,研究谋划党建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专题调研,及时发现解决党建工作中的问题。“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校院两级领导上讲台、讲党课、作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实体课堂”“网络课堂”深入人心。

学校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让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起来。规范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对照学校各级党组织“1+4”建设标准,制定验收工作方案,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全覆盖。五年来,修订完善了一批党建工作制度,学校党建工作体系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学校以“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为契机,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有序推进党建“双创”工作,1个院级党组织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党支部入选“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支持26个项目开展校级创建,每年遴选一批特色党建工作项目,打造党建工作品牌,不断激发基层党建工作活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学校党委注重加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建设,制定《安徽医科大学“双带头人”培育建设管理办法》,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为学校“四个一批”人才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实现全覆盖。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学校各级党组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真正做到“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学“四史”,守初心;强化党建引领,决胜脱贫攻坚;“党旗飘扬——医路同行,药您健康”科普行动……通过思想提升、服务师生、奉献社会等实际行动,打造了一批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党员宿舍”“党员示范铺”,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在安医大,越来越多的党员佩戴了党员徽章,主动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为师生群众排忧解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校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弘扬安医精神,唱响安医故事,凝聚安医力量,以抗击疫情的决心和信心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好的答卷,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给党旗增辉添彩。第一附属医院党委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巢湖医院等8个集体获得“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及直属附属医院多名党员干部和教职医护人员获“安徽省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近年来,学校基层党组织作用显著增强,党的旗帜在学校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在建党99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五个抓好”的基本要求。学校党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干部队伍与人才队伍建设“双轮驱动”,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爱国奉献的优秀人才队伍,为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提供了坚强的干部人才保证。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政治过硬作为第一要求,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入口关。注重选拔一批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好、进取意识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深入实施青年英才“双培工程”(培养学术水平、培养管理水平),干部队伍结构明显优化,激活了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注重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把人才作为办学兴校的第一资源。2020年,选聘两名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不设行政级别,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让“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健全干部教育培养和选拔任用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干部工作长效机制;完成第四轮、第五轮处科级干部换届工作;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和退出机制,任职届满的专职干部和“双肩挑”干部均轮岗交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年轻干部在机关和学院、党群部门与行政部门、大学与附属医院之间进行交流。近年来,推荐选派10余名年轻干部到地方党政机关挂职锻炼、到基层驻点扶贫等,努力使年轻干部在更广领域、更宽视野上接受历练、增长才干。

对标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落实《安徽医科大学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的实施意见》,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推动干部担当作为,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党员干部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开展“十进”工作,抓好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实事,在一线锤炼“主动作为、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敬业精神和“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学校事业发展的推动力。

回首过去五年,学校党委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步入快车道:直属附属医院由5所新增到8所,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实施“一校多区”战略,深化“院院合一”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新医科中心筹建工作,省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和卫生健康服务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深化,向社会累计输送高素质医学人才5万余名,学校办学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社会影响力极大提升,为“十四五”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领航谱新篇,扬帆奋进正当时。党的建设永远没有“终止符”,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中,在踏上“十四五”新征程中,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工作,在新起点上奋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建党百年献礼!(组织部 冯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