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同心抗疫】令“骑手”政协委员感动的护士长校友

时间:2022-04-19浏览:694设置

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一篇《上海市政协委员注册成骑手,跑了半个月只为市民送药,送完第一单眼泪就打转……》的文章。主人公上海市政协委员邵楠谈及在“骑手”路上偶遇一位护士长,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

“碰到一个骑自行车穿护士服的人,那天晚上快八点钟了,感觉她骑得特别累,我问她是刚下班吗?她说是的……她说她是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的,学的是护理系,来上海18年了,她说她很喜欢上海……视频中,邵楠这样讲述着,“这位骑自行车穿护士服的人是一位护士长,因为次日要进入方舱医院工作,路上没有公共交通,只能骑行近20公里才能回家。”讲述回忆的过程中,邵楠感动得数次落泪,哽咽到说不出话。

“骑手”政协委员口中的“护士长,正是我校2005届校友、黄浦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内科二病区护士长徐美华,当前在方舱医院工作。

偶然相遇,暖心帮助

3月31日,徐美华接到了次日要进入方舱医院的工作通知。在此之前她已在医院坚守了半个月,每天从早晨6点工作到晚上12点没有换洗的时间,身上的衣服已经有馊味,只能回家取。但那天晚上,上海已经启动封控措施,没有公交地铁,她选择骑行回家。

从黄浦区到七宝,这一路近20公里骑行要两个多小时,数日劳顿使她身体劳累只能慢慢骑行。为了防止路上饿,她还带了一些干粮,累了就半路吃点,休息好再继续骑行。她没有犹豫和沮丧,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早点回到家整理好,快些回到岗位报到。

也正是在这段路上,她碰见了为大家送药的“骑手”邵楠,而她背后的故事才被更多人知道。据徐护士长介绍,因为十多天没回家,有点想家想孩子,又没有交通,所以选择了共享单车,加上连续工作导致体力不支,在最累的时候碰到邵楠这位好心人捎了她十几公里,心里很感激。

“这位护士长一直不想麻烦别人,由于离院前还持有阴性报告才勉强答应让我带她,一路上一直在说感谢,还一路讲述防护知识。”邵楠说道。

徐美华到达后,想要给邵楠钱,但他不肯收。护士长又提出送他一套防护服和酸奶, 因为当时对她来言,酸奶是最好的奢侈品,邵楠依然没有收。他只提了一个要求:希望和她照张相。当她知道他在送药时,她说:“你是个好人,”他说:“你也是个好人”。这个偶然的相遇,让他们在助人为乐的路程上同时收获着暖心和感动。

尽职尽责,爱岗敬业

徐美华今年38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8年,一直都是科室里的带头人。作为一名护士长,她把爱岗敬业当成是一种境界和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今年3月,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徐美华冲在防疫第一线。近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转为收治新冠的临时隔离中转平台。

作为护士长,徐美华每天早上7点半就要巡视病房,还要完成职工和病人的抗原和核酸检测、信息上报、转运和培训等工作,一天下来顾不上喝口水和休息。

由于床位紧张,转运阳性患者大多在夜间进行,为减轻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及其他同事的夜班工作负担,徐美华往往会一个人完成负责区域的转运工作没有丝毫抱怨。

为了能尽快完成总院工作重心的转换,在患者转移的几天里,徐美华更是以病区为家,全天二十四小时待命,统筹人员物资,打包整理安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

徐美华说,她热爱这个城市,热爱自己的工作,她从没觉得自己是英雄,只不过是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中最普通的一员。身穿白衣就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就是抗击疫情的战士。

坚定信心,坚守抗疫

视频中,邵楠介绍,让他感动的是徐美华对于连续工作都没有丝毫抱怨,更多的是表达对上海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抗疫必胜的信心。徐美华说:“我从安徽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来到上海18年了,我爱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对普通人来说很公平,特殊时期我们都要奋力守“沪”好她。

该新闻被广泛传开后,徐美华的事迹被大家所关注,学校也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她,希望能从多渠道为徐美华这样的一线抗疫人员提供一些帮助。但是徐美华坦然地说:“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其实我真的不是什么英雄,我只是上海万千医务工作者的缩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政府送来的物资都有,我什么也不缺。现在,全国人民与上海一起同心协力阻断疫情的传播,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上海加油”。

徐美华上学期间的班主任李亚丽说:“得知徐美华校友无私忘我,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很感动,很心疼,更多的是由衷的骄傲。徐美华是我带过的非常优秀的一位毕业生,上学期间,她就严格要求自己,为人低调,同时还乐于助人、热心班级工作。毕业后,她在平凡的本职工作中认真践行医学生誓言,恪守职业情操,弘扬了安医精神,奉献了光和热,我由衷地为她感到自豪。希望她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协调好家庭,加强个人健康防护,保护好自己。待疫情过去,欢迎她回来母校走一走、看一看,和同学们聚一聚。”

    近期,省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学校也会关注我校校友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掘各地校友会的力量,努力搭建学校和校友深入沟通的桥梁,同校友并肩作战,齐心合力,共度难关。(护理学院 高原 继续教育学院 徐义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