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党徽闪耀】我校党员突击队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时间:2022-05-09浏览:934设置

“程老师还是休息调整一下,换个班吧!”

“不要紧,我的身体吃得消!”

“我晚上也有时间,随时可以上!”

“我也可以直接干到十点!”

这是我校疫情防控教工党员突击队微信工作群里的一段对话。结束了白天10个小时的联防联控工作后,很多突击队员们表示能够继续战斗,还有不少队员主动提出去给正在值班的同志换班。

4月初,省内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我校迅速组成一支210人的教职工党员突击队。这支高层次年轻队伍中,7成以上为硕士及以上学历,6成以上为中级及以上职称,平均年龄38周岁,他们在党旗下凝聚,以抗疫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自4月5日组建至今,在校本部北大门、图书馆、体育馆、文化广场、校园家属区、南校区大门、东校区大门等点位,党员突击队积极投身校园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进入校园“两码”查验等工作,累计志愿服务392人次,总时长超2120小时。无论风吹雨打还是烈日暴晒,他们坚守岗位、冲锋在前,发挥党员“主力军”模范表率作用,让党旗在校园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筑牢了校园“红色防线”。

“咱们党员个个都很棒!”

面对疫情形势严峻、基层人手紧张的情况,4月4日清明节假期中,学校便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校区采取封闭管理。校党委组织部将之前组建的“党员突击队”后备力量第一时间安排到岗,协助执勤保安进行校本部北大门“两码”查验工作,南校区管委会、东校区管委员也闻令而动。

“您好,请出示健康码与行程码!”“您好,请佩戴好口罩,谢谢配合。”一声声叮咛温暖人心。在校本部北大门结束上午值班工作的马莹莹说道:“从带上党员突击队标志‘小红帽’那一刻,我忘了我是谁,此刻我只是一名坚守‘入关口’的突击队员!”

“我承诺对入校人员排查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宁可慢工出细活,也绝不漏查一个!”汪生如是说。为了守好学校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这道关卡,在施行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全体突击队队员在值班时对师生员工出入校门严查严管,坚决杜绝校外人员和车辆入校。

截至目前,校疫情防控教职工党员突击队参与学校门禁值班值守,从早上7:30到晚上11:00分为三个班次,协助保卫处做好门禁管控工作。保卫处副处长李峰感叹:“咱们党员个个都很棒!自从突击队队员到岗后,咱们大门的管控质量和效能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层次。这个方法管用!”

“没想到全员核酸排队时间挺短的”

“请间隔一米有序排队。请戴好口罩不聚集不交谈。请提前出示健康码有序检测。检测完毕后请尽快离开!”这是核酸检测点的党员突击队员不停重复的话语。 

合肥市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后,为了给师生更好的核酸检测体验,我校设立9个核酸检测点,分片区分时段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党员突击队队员们奔赴各个点位,维持现场秩序,保证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安全开展。“没想到全员核酸排队时间挺短的。”一位刚刚排队做完核酸采样的同学说道。

工作中,党员突击队队员化身暖心“大白”,他们完成穿脱防护服、加强自身防护的培训后,每次12人一组在全校9个核酸检测点协助做好防疫宣传、信息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工作流程并不复杂,但是在人流量较大的时候,要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克服身穿防护服的不便,快速准确完成工作也不容易。”忙碌了一整天的校数据信息中心主任张芳表示,这次的志愿活动也是一堂生动的党课,群众的认可让她深受感动。

“那一抹红是奉献的颜色”

“谢谢你们!你们真是群众的好同志啊!”一位颤颤巍巍拄着拐杖的年届八旬的老人竖起大拇指,对党员突击队员说道。

据了解,我校家属区核酸检测点覆盖人员组成情况复杂、人员流动较为频繁且老年人占比较大。鉴于老人行动较为不便、信息获取途径较为闭塞,且智能手机使用率较低等现实因素,负责家属区的党员突击队决定亲自上门“邀请”并协助老人进行核酸检测,对未在家的老人及居民记录备案并“贴心式”留好提醒纸条。从一栋楼到另一栋楼,从白天到夜晚,家属区中穿梭的那一抹红,是奉献的颜色。

工作中,队员们注意到每个细节,看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家前来做检测,就提前移走可能的障碍物,生怕老人们磕着碰着;检测中,他们耐心指导老人张开嘴并迅速采样,以尽量减少老人的不适。“哪里有困难,就把哪里交给我们!”党员突击队家属区组长程双宁坚定地说道。

党员突击队的联络员说:“在群里协调突击队员们参与防控工作时,总能被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我们党员突击队由学院老师、机关工作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构成,大家在参加突击队的工作后还要保证本职工作按时完成,在组织需要的时候,大家都抢着上。为了不影响大家常规工作,有征求过值班时间意见,很多队员填的都是组织需要我的时候我都能上!”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200余位青年教职工迅速集结而成的党员突击队,成为了校园防控一线的重要力量,群众心中坚强的依靠。在“急、难、险、重”任务前,他们悉心为群众服务,用汗水砌起了坚不可摧“防疫墙”,筑牢了校园疫情防控的“红色防线”。(组织部 晏江楠)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