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我校召开本科教风学风工作会暨一体化教学平台培训。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本科生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和各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师代表共同围绕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风学风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剖析原因,探寻解决路径,探索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之路。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快推动我校优良教风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效果,根据省委巡视整改、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及省委教育工委教风学风建设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在2025年1月,学校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若干举措》:十项举措加强教风学风建设,重点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要求教授全员承担本科教学,严格教学过程管理及课堂纪律,深化学业评价改革与创新创业培育,建立教师考核淘汰机制,完善学业帮扶和家校协同机制,明确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主体责任,并通过常态化督导和舆情研判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下一步,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校将从教师、学生、管理三方协同发力。教师层面将师德考核与教学能力与职称晋升评奖评优挂钩,将临床实践、科研、医学人文等融入课堂,开展案例教学提升互动性;学生层面通过医德教育、临床技能大赛等增强职业使命感,建立健全学业预警、辅导员及学生干部一对一学业帮扶机制解决学习难题,通过进一步落实留降级淘汰机制等学籍管理制度;管理层面通过进一步落实落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若干举措》,出台修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案、职称评聘实施办法等制度,实施校院两级督导及数字化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考分离、加大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等教学评价改革的落地,推动教务、学工、基层教学组织联动协同育人。通过师德引领教学、实践驱动学习、制度保障质量,形成“教师示范-学生参与-管理支撑”的教风学风良性互动格局,为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夯实基础。
课堂教学作为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教风学风方面面临诸多挑战。教师层面,部分教师还存在传统满堂灌等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互动式教学匮乏;学生层面存在学习专注度不高、被动学习,缺乏主动探索精神等问题。为有效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会议着重讨论依托AI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本学期将依托平台以临床医学(“5+3”一体化)等专业先行先试,借助AI课程助手等数智工具,搭建师生沟通桥梁,辅助教师特别是临床医生更快捷高质量地开展课堂教学,智能分析学生学习数据,支撑课程过程性考核评价,精准助力学生高效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会议还邀请了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处,为平台运行网络保障筑牢根基。各部门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围绕当前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学生管理、教学质量把控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分享见解与建议,为解决教学痛点提供了多元思路。
据悉,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医学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信息技术与医学教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为医学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本学期学校已组织三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平台培训会,近千名教师参加培训。下一步,学校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为契机,依托一体化教学平台在全校本科课程全覆盖使用,数字赋能支撑多方协同推动教风学风的整体优化。(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 徐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