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财务工作聚焦发展、砥砺奋进的五年,也是财务管理守正创新、提质增效的五年。财务处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财务保障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部门职能,努力创先争优,实现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双促进,持续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
党建引领打造担当有为队伍
财务处党支部以深化思想政治引领作为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主线,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筑牢干部职工思想根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以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全体党员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部门连续七年获得考核“优秀”等次。支部19名党员干部疫情期间担任学校疫情防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守护校园师生安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打造党建工作和财会业务融合的党建品牌。2020年,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3年获“基层党组织生活质效提升案例”一等奖、“三星级”党支部称号。支部党员在各方面表现优异,8名党员先后荣获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4名党员先后获省级、校级主题征文及书画活动奖项,1名党员连续两年评为“优秀学生社团指导教师”,1名党员评为学校管理服务育人示范岗。
提质增效保障学校高质量发展
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勤俭办学,拓展学校财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努力提升财务治理水平,保障学校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经费育人导向。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积极争取医学专业生均拨款标准调整、专项拨款和学费政策支持。五年来,累计安排教育教学经费7.91亿元、科研经费4.92亿元、学科及人才经费7.95亿元,保障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累计安排人员经费23.13亿元、学生奖助学金6.32亿元,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师生幸福感。
强化财务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零基预算,优化资金配置,科学合理编制学校年度收支预算,加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提高办学经费使用效益。开展中期预算调整,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益。重视预算执行管理,组织召开推进会,跟踪政府采购项目,建立通报制度,加快校本级和直属附院财政性资金执行率,将预算执行结果考核与预算安排挂钩。学校2020至2023年连续四年累计获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奖励1650万元。
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务管理。近五年先后制定修订学校《财务报销细则》《财务审批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往来款项管理办法》《预算绩效管理暂行办法》《差旅费管理办法》《关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促进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施意见》《创收经费管理办法》等20余项制度,规范校内经济活动行为。
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全面梳理制度“废改立”情况,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防范财务风险。调整成立学校财经工作委员会,建立健全学校预算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建设。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轮岗机制,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强化财务信息化建设,确保财务数据安全。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往来款动态清理,2018年以来累计冲销长期挂账款项9098笔共3.88亿元,收回资金3217万元。强化二级财务管理,开展“小金库”常态化防治工作,积极发挥学校财会监督职能。
争取资源支持学校发展。自2018年银校合作以来,累计争取银行资金1.01亿元用于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有效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抢抓政策机遇红利,2022年末争取“高水平大学建设提质扩容”设备更新改造重大项目政策贷款1.55亿元,累计获财政贴息346万元。国产设备采购累计获退税收入1355万元。接受社会捐赠累计获财政配比资金2152万元。激励二级单位规范开展创收活动,努力增加学校事业收入。
推进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学校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精神,自2021年2家学院试点至2023年11个学院全部实施,逐步建立健全学校宏观管理、学院自主运行的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实施二级学院综合预算管理,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推进实施“院院合一”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学院本科生学费收入一定比例及医院管理的学生住宿费安排临床医学院预算,激励临床医学院办学活力。
落实科研“放管服”政策。安排专人负责科研项目经费入账、预算编制、结题决算及政策咨询,梳理科研“放管服”制度要点、技术合同减免税办理、科研项目验收要点、纵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计算等,制作科研“放管服”政策解读微视频,为学校科技工作者提供科研财务服务。简化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下放预算调剂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制定科研财务助理管理暂行办法,减轻科研人员事务性负担。设置科研项目重点支出科目预算指标额度,实施超预算预警和终止机制,实现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
全力保障新校区建设。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极大解决了学校办学空间资源严重不足的难题。安排专人对接新医科建设项目,全力做好财务保障。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肥西县政府共建资金,科学合理编制项目年度预算,根据项目建设进度,统筹资金使用计划,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基建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一期项目投资估算42.7亿元,已累计支付近28亿元,2025年秋季开学即将投入使用。
服务师生提升财务保障效能
部门秉承服务师生理念,立足财务服务保障,优化财务管理和服务流程,多措并举着力提升财务服务效能,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和服务育人能力。
重视财务制度宣传。编印财务制度汇编、常见问题解答、财务报销指南、网报系统操作指南等,通过部门网站、财务微信公众号发布科研经费业务流程、学生助学贷款办理流程、个人所得税以及差旅费报销新变化等,方便师生了解最新政策;开展财务专题培训,为新进职工、科研人员提供政策解读。
优化财务信息系统。以财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搭建财务网报系统、综合查询平台、部门微信公众号等,实现微信端同步审批,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微信公众号年访问量达11.2万人次,财务综合服务平台累计访问量72万余次。开通银校直联系统,引入支付机器人,提升资金支付效率。设立智慧客服平台提供在线服务,搭建财务综合收费及自助开票系统,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开通线上申请预开票据、学生银行卡变更、校园卡(临时卡)申办和延期等服务。
强化财务服务理念。近五年,学校财务报销业务量逐年增长,从3.8万笔增至6.4万笔。财务部门主动担当作为,积极面对挑战,确保工作运转高效有序。设立值班窗口,建立业务QQ群,开通服务邮箱,举办“财务开放日”活动,设立财务联系人制度,宣传财经政策,做好业务咨询,提升财务服务效能。设立迎新现场咨询台,公示收费标准,努力为新生及家长提供满意服务。
在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上,财务部门将持续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担当新使命,努力构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与保障机制,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向学校百年华诞献礼!(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