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下午,法学院卫生健康法治与政策研究中心名家讲坛暨“安医法学论坛”第十三期卫生健康法治专场,在南校区厚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建利担任主讲嘉宾,法学院院长马青连主持并致辞。
本次论坛以《人体由来物质利用的法律边界》为主题。刘建利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真实案件为例,提出“尸体、器官能否买卖”“当事人同意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等核心问题,引发在场师生对人体由来物质法律属性的思考。他系统剖析了不同形态的人体由来物质在刑法、民法中的属性界定,阐释了“人类尊严不可物化”这一核心法理,并从“保护法益”与“利用原则”两大维度展开分析。
刘建利还分享了医疗中人体由来物质处理的实务经验,如病理标本的保存、医疗废物的合规处置等,呼吁医疗机构需在知情同意、规范操作与伦理审查之间寻求平衡。他展望了未来立法方向,并关注动物器官移植、基因编辑等新科技带来的法律挑战。特别提示医事法学的核心在于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呼吁法律人要高度关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伦理风险,为构建符合人类尊严的法治框架贡献智慧。
互动环节,师生围绕“患者知情同意如何保护”“人类遗传资源犯罪刑罚”等问题踊跃提问。刘建利结合国内外立法例与司法实践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马青连在主持会议时表示,在生物医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体由来物质应用带来伦理与法律挑战,期待讲座增进跨界共识,为制度完善提供启示。
本次活动由法学院主办,卫生健康法治与政策研究中心具体组织开展。活动为师生呈现了医事法学领域的广阔前景,对推动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实践具有积极意义。学院近200名师生参加论坛。(法学院知识产权系 殷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