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喜迎党代会】国际教育交流合作:跨越山海 共赴未来

时间:2025-05-23浏览:383设置

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重要路径。

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决贯彻党和国家教育外事工作方针,善于把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重大研究成果应用到国际教育合作和科技人文交流的具体实践中去,组织协调开展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事务,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得到有效拓展。2021年,学校获“全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获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同年以6年有效期的优异成绩通过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2024年,获得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认证A等级。

提高坚韧性,保持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定力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外合作交流工作,校领导多次率团访问海外知名高校,访问南非和肯尼亚5所高校并拜会中国驻南非大使馆、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访问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并参加第五届中欧中医药合作与发展论坛;访问美国马里兰大学并参加安徽—马里兰高校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高校招贤引才;接待乌兹别克斯坦医学院校长团和柬埔寨洪森亲王与夫人奖学金协会代表团等来访。目前,学校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的44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近五年新增4个国家地区12所高校合作伙伴,与海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25份。


学校加快对欧洲、亚洲、美洲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教育合作交流布局,进一步扩大知华、友华“朋友圈”。近五年,接待重要来访团组共20个约100人次,包括印尼驻华大使周浩黎、南非驻沪总领事、法国驻沪总领馆领事官员、澳大利亚驻沪总领馆领事官员、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领事官员、法国院士团及澳门高校医疗卫生专业类教师考察交流团来访我校。2024年,牙买加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亚瑟·威廉姆斯先生出席我校毕业典礼并致辞,这是我校历史上首次留学生国家驻华大使参加毕业典礼。

学校积极举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今年已举办第四届环境与健康学术论坛、国际肝病论坛、认知神经科学研讨会等国际会议。承办科技部分子病理学国际培训班、“一带一路”国家艾滋病治疗新进展研修班等,百余人来校学习。

扩大流动性,擦亮“留学中国”金字招牌

2024年6月27日,在第二届外国人讲安徽故事大赛决赛现场,我校参赛选手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容佳琪身着戏服,演唱了黄梅戏《夫妻观灯》片段。她不仅精通中文,还对中国传统文化如数家珍。同样是在这次比赛上,来自法国里昂的我校留学生章伯涵带来了一段太极拳表演。她说:“太极拳不仅是武术,更是一把帮助我了解中国的钥匙。”

近年来,学校不断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校国际教育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留学生多次在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竞标赛、“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全国赛等多项国际国内赛事中获奖。截至5月1日,我校在籍留学生人数328人,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已毕业国际学生500余名,为我省学历教育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学校多次组团赴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参加东南亚高等教育招生展,在马来西亚马六甲中学建立学校优质生源基地;赴美国参加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第75届年会暨展览,宣传我校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特色经验和典型做法,提升我校影响力和美誉度。

学校注重培养来华留学授课师资队伍,建立全英文授课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国际学生教学督导员制度,开展十佳实习带教导师评选,举办校内来华医学本科教育青年教师英语授课大赛,选送教师多次获得全国大赛一等奖。注重来华留学课程建设,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课程入选安徽省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3门课程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精品在线课程立项。学校在中国文化传播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和省级留学生导学思政工作室平台基础上,依托省级重大教改项目,培养全英文标准化病人并应用于实践,提高来华留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教学成果获2024年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注重培养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依托4个来华留学生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来华留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3个中国文化实践基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铜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等奖项。

聚力创新性,培养学历教育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是安徽省医科院校第一个且是目前唯一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共有在读学生175名,7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首届6名学生前往合作高校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就读并顺利毕业,16名学生成功申请了多所境外高校的硕士研究生项目,出国率在国内中外合作办学中处于较高水平。

学校申报获批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框架下中外双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该专项两年共招收45名研究生,充分发挥了中外导师的专业优势,进一步探索国际化协同育人模式。学校连续两年实施教育部“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由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顶尖名校的教授线上授课,我校1800名本硕学生参与学习近百门科研课程。2024年春季课程中,我校学生表现突出,考核合格率95% ,成绩比肩甚至超过许多双一流院校。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境外短期访学项目,2024年组织两批次共14个项目,共57学生赴英国剑桥大学及附属医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访学。学校连续三期组织学生参加安徽省教育发展基金会实施的“安徽省优秀大学生全球视野国际研学交流活动”,筛选提供优质丰富的海外交流学习实践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加强协同性,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共建多个合作平台或海外科教基地。与马来西亚玛拉工艺大学共建“传统医药教育科研中心”,马来西亚沙捞越州首席部长(副国级)和中国驻古晋总领事为该中心揭牌;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医学院和牙科学院共建“中巴跨文化教育交流中心”;与马来西亚高校、亚洲一带一路教育文化合作促进会合作,在马来西亚设立“安徽医科大学马来西亚科教中心”。

学校建设中德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行动计划平台,在中德校长联席委员会和中德合作专业建设专委会的指导下,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积极推动护理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与德国相关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对接。学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建医学教育联盟,作为副理事长和理事单位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中国-东盟医学教育大学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一带一路”产学研合作联盟等6个国际医学联盟。与省部共建医学院校联合创建“部委省共建医科大学国际化协作网”, 持续打造医学院校国际化发展的共同体。

深耕细作谋突破,行稳致远向未来。号角已吹响,奋斗正当时!国际学院将在开辟国际教育合作和科技人文交流新赛道、新领域的过程中,继续夯实履行高校第五大基本职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力量。(国际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