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5日,2025年全国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在我校顺利举行,这是我校连续十年组织该项国家级考试。2021级临床医学、儿科学(含"5+3"一体化)专业987名考生在标准化考场中全面接受临床思维与实践能力检验。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吕雄文对考试组织、实施过程等重点环节进行检查。他指出,要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将“强化人才培养实践环节”作为提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吕雄文在巡视梅山路校区OSCE考站时强调,临床水平测试既是检验医学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更是培养新时代卓越医师的磨刀石。要充分发挥国家级考试指挥棒作用,构建“教学-考核-反馈-改进”的质量闭环,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考试数据的深度挖掘与精准应用,切实将考核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动能。
本次考试采用“一校三区”联动模式,在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及第四临床医学院(附属巢湖医院)同步开展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全校多部门通力协作,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跨校区考试数据实时互通,确保考核标准统一、流程规范。理论考试全面使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技能考试采用OSCE站点式考试,涵盖医学基本知识、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等六大维度,充分体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培养理念。
作为全国首批参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的高等医学院校,我校始终将临床能力培养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自2016年首次参加该考试以来,以考促建,已建立起包含332名考官、87名标准化病人、38名专职考务的成熟工作团队,形成完整的考试工作流程。2024年医师资格考试中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为94.23%,高于全国2.96个百分点,医学综合考试通过率为89.54,高全国6.85个百分点,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学校将以教育强国建设纲要为指引,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推进“院院合一”改革和新医科中心建设,重点打造覆盖临床医学生全周期培养的教学体系,依托首批国家级临床教学示范中心,推动数字赋能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助力我校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
考试由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组织,医学人文学院以及各临床医学院共同承担执考任务。(教务处/实验教学中心 文/张艳敏 图/付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