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学校承办中德高水平学术交流研讨会

时间:2025-06-29浏览:48设置

6月24日至25日,由我校承办的中德研讨会“免疫的十字路口:癌症与代谢疾病的共同挑战”在合肥举办。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刘同柱、校党委书记王琦、校长翁建平以及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生物医学系主任屈彬等领导与专家出席开幕式。

刘同柱在致辞中就本次中德研讨会对于推动安徽卫生健康事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了强调,并高度评价了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安徽医学教育与科研领军者及国际合作积极践行者的突出贡献。他希望学校以本次会议为纽带,发挥中德双方合作优势,深化肿瘤、代谢疾病领域的科研协作,促进免疫疗法、合成生物制造、新型材料等尖端领域的深度对接,助力我省在生物药创新研发与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研讨会期间,王琦亲切会见屈彬教授,向其以及德国免疫学、癌症和代谢疾病领域其他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安徽医科大学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在科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青年教师及学生国际化培养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科技产业部、社会合作处、国际学院和基础医学院负责人参加会面。

翁建平代表学校向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新突破。他表示,学校正在建设的“安徽未来健康平台”,其核心是开展一项覆盖30万个家庭、150万名个人的家庭健康队列研究,该平台以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数据库“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为标杆,将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生物银行”。期待与德国及国内伙伴在深化科研协作、加速临床转化、联合培育人才等方面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共谱互利共赢的发展新篇。

屈彬回顾了中德两国科研机构源远流长的合作历史、缔结下的深厚友谊,以及双方在多个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并期待双方未来以免疫研究为核心,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

来自中德两国免疫学、癌症和代谢疾病领域的18位顶尖科学家受邀参会,围绕学科前沿、技术创新及交叉融合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并和百余位学者展开高水平学术交流。报告涵盖基础免疫机制、肿瘤微环境重塑、代谢免疫调控、新型生物材料与药物递送、前沿组学技术及临床转化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中德科学家在该交叉领域的最新探索与突破性成果。

25日下午,与会中德专家参观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地考察其先进的临床诊疗设施与资源平台,近距离感受其高水平的临床诊疗与转化研究实力。参观加深了双方的了解,为未来在临床研究、技术转化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得到新华网、安徽广播电视台、合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报道。翁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市在2006年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缔结友好城市,已在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安徽医科大学作为在肥的省属医学类高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与德国大学、科研院所及医院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的同时,吸引更多国际合作资源,助力合肥建设国际化的生物医药合作高地。

本次会议由中德研究中心相关项目资助,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主办,南京大学、德国萨尔大学共同协办。据悉,中德研究中心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于2000年10月联合成立,旨在促进中德两国双边科技交流合作。(科技产业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