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党徽闪耀】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党支部:红心为民 术暖人心

时间:2025-07-04浏览:10设置

5月16日上午,在附属口腔医院高新院区明亮的走廊里,一场温暖的唇腭裂公益活动正进行着。一位医生正专注地为小女孩做手术前的筛查,孩子家长满是关切,护士在侧随时准备协助……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党支部依托该院省级重点学科以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优势,以“红心为民”为指引,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唇腭裂患儿救助。自2008年起,积极承办“重生行动”“微笑列车”“幸福微笑”等国家级唇腭裂慈善项目,精准帮扶贫困患儿家庭;以“术暖人心”为准则,以精湛的颌面外科技术,通过项目建立合肥、亳州、安庆等地筛查网络,累计完成近2000例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修复手术,为患儿精心修复面容,帮助他们重获自信笑容。

“党建+专业” 奠定“红心为民”的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名,预备党员1名,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党员队伍。该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深入开展唇腭裂公益救助项目,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支部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临床技能提升有效结合,定期开展“疑难病例党员攻坚会”,支部党员牵头编写《唇腭裂手术标准化手册》,对进修医生及基层医生进行定期培训。构建“三方协同”生态圈,通过基金会资金杠杆、红会属地网络、支部技术托底,实现唇腭裂公益救助项目可持续。

“党建+公益” 彰显“术暖人心”的责任担当

2025年,颌面外科党支部联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在安徽省红十字会、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指导下,首次在省内开展大型集中救助行动,将支部“建在项目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忘医者初心,践行健康使命。

支部以“技术攻坚+人文关怀+长效协作”为核心,创新公益医疗模式,构建公益闭环。

精准化筛查与救治。唇腭裂公益活动联动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嫣然天使基金、安徽省红十字会预筛120例登记患者,依据嫣然基金标准(年龄分层、健康指标)科学评估,最终58例参与现场诊疗。活动为符合手术指征的20名患儿提供免费手术和全流程医疗服务,并为13名需要语音治疗的患儿进行筛查建档,切实帮助患儿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让医疗救助成果惠及更多唇腭裂儿童。多学科协作与技术创新。联合北京、江苏、成都三甲医院专家组成“1+1”手术组,即每台手术1名外援专家、1名本院党员医生,在48小时内完成17台高难度手术,最小患儿仅8个月。术中救治过程中同步培训本医院医生,传授肌肉功能性重建技术,推动附属口腔医院后续独立开展二期修复手术。全周期人文关怀。此次嫣然天使之旅·安徽行17例手术成功率100%,无术后感染及并发症,创下单次项目省内救治量新高。患儿术后48小时支部党员轮值,分组值守病房,监测出血与感染风险,并为其定制流食营养支持方案。同时引入嫣然基金“艺术疗愈夏令营”,通过绘画、音乐等方式干预缓解患儿社交恐惧。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名4岁术后儿童渐渐敞开心扉,从沉默寡言到主动拥抱医护。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党支部以“红心为民,术暖人心”为价值引领,借力“嫣然天使行动”将优质医疗资源精准输送至民生痛点,让17个生命在2025年的春天重获尊严与笑容。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融合战略,依托医院高新总院102张床位的扩容优势,推动公益医疗从“单点救助”向“全省覆盖”迭代,用手术刀镌刻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附属口腔医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