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大要闻

当前位置:首页  医大要闻

【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药学科学学院锚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8-14浏览:10设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将党代会报告确定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宣传部特策划推出系列访谈活动。本期访谈中,药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骆广东围绕党代会报告对学院未来发展的指导作用、学院未来奋斗目标、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介绍了他们的创新思路和落实举措。


一、党代会报告系统擘画了学校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您认为报告对学院的发展有哪些指导?

答: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为学院未来五到十年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立足学校第二个百年发展,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百年安医精神,传承发展百年药学学科,守正创新、抢抓机遇,在学校发展新征程上,为加快创建厚德、有为、创新、开放、幸福的“双一流”大学贡献药科力量和药学智慧。

二、结合党代会精神,学院未来五年的总体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百年安医,百年药科。学院将秉承“修身至善、博学悟真、中西兼容、知行并进”的院训,在“十四五”期间药学全国软科排名2024年排名第22位的基础上,力争“十五五”末全国排名步入前15名,学科评估由目前的B档次提升至A档次,强化科研创新能力,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推动国际化办学,全面提升学院综合实力,助力“双一流”建设目标实现。

三、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举全校之力,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请问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有哪些具体规划?

答:2025年下半年,按照学校部署启动第六轮学科评估准备工作,力争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为B档的基础上,争取学科建设在第六轮学科评估中提档进位达到B+等级;在学校对药学学科整合的基础上,以新的发展增长点支撑药理学与毒理学稳居ESI全球前1‰。同时,积极落实校一流学科创建方案,确保药学学科入选省高峰学科对标晋级项目支持;在2024年申报药学博士点的基础上,继续申报药学生物制药方向博士点,以积极心态争取在专博点上有所突破。根据学校建设“医学+X”优势学科群政策,培育“药学+临床”融合项目,积极筹建临床药学研究中心。凝练药学学科优势方向,选准优质生产力创新团队,精准把好前沿科研方向,继续推进炎症免疫性疾病安徽省实验室建设。配合学校科技产业部推进与温州医科大学共建大分子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合肥中心建设。

四、针对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实施国家级人才引育行动”,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举措?

答:近年来,学院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为学院未来快速发展输送新鲜血液。对标国家级人才项目,积极依靠自身力量培育国家杰青,积极引进海外优秀青年才俊充实到队伍中来。选聘4名引才大使,力求通过以才引才的形式招到更多海外优才。实施优秀博士后资助计划,力求引进更多的博士后充实到药学博士后流动站,为培养师资补充自身动能和力量。提高人才引进档次和质量,用好人员编制补充新生力量,原则上引进C类B档人员,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施行“引、育、培”一体化政策,加大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力争出现更多名师和大师。

五、学院将如何保障奋斗目标的实现?其中,党建是如何在其中发挥作用的?

答:学院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一流药学人才培养和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对标院级党组织“五个到位”工作要求,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示范建设为引领,以推动事业发展为根本,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到位。充分发挥院党委定航把舵作用,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党政分工协作机制,明晰职能部门职责,严格执行院党委议事规则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建立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刚性,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

二是强化阵地建设,推动政治把关作用到位。筑牢课堂、教材、网络三大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担起意识形态主体责任,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体系,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做好舆论引导。严格执行“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制度,在一流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重大事项中把好政治关。

三是健全育人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到位。健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机制,实现学习前有计划,学习过程有互动,学习效果有反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创新工作方法,利用学科平台充分发挥思政工作显性作用和隐性作用,提升育人效果。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努力提升教师思政素质和育人能力。建立“三全育人”工作评价体系,形成思政工作融入事业发展的良好建设氛围。

四是聚焦提质增效,推动基层组织制度执行到位。加强党支部建设,坚持党支部建立在学科上,丰富支部和党员“四个一”活动。发挥“一岗双责”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支部工作制度,加强对党支部工作的督促检查,推动党建工作有实招、出实效。选优配齐党支部书记,加强“双带头人”培育工作。选树样板党支部,以示范引领作用,夯实党支部优化培育建设基础。

五是突出双融双促,推动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融合到位。增强党建工作全局观念,加强党建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将党组织强大的政治生命力贯穿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始终。助推搭建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扶持重点科研项目、培育重点科研人才。凝聚师生力量,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药学专业优势,将党建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返回原图
/